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嗯,众爱卿识大体、明大义、顾大局、知进退、懂感恩,朕心甚悦。有汝等忠君爱民、国而亡家尽力辅佐,大明盛世指日可待!”

洪涛只在原则上画出了大框架,基本没怎么参与讨论,等王安把抄录好的章程递上来,假模假样的看了两遍,欣慰的笑容顿时爬上眉梢,大加赞誉。

“陛下励精图治,臣等肝脑涂地,幸也!”群臣连忙行礼推说不敢当,内阁首辅沈鲤更是轿子大家抬,把皇帝摆在了带头人的位置上,表示心悦诚服。

“朕年轻气盛,冲劲儿有而稳重不足,有些时候是心急了些。众爱卿都是大明的肱股之臣,还望今后摒弃前嫌,多多为国分忧!”皇帝也不甘示弱,主动做起了自我批评,表达了足够的善意。

“臣不敢,陛下推恩宗室、简衣缩食、购粮赈灾、大兴水利,无一不是兴邦之举,利在当代,功在千秋,高瞻远瞩,非明君所不能也!”皇帝越是客气,沈鲤越是谦虚,半点不肯多占便宜。

“哈哈哈……好啦,时候不早了,还是先说正事。初次建厂宜精不宜多,先不必急于大量产出,把基础打劳才能长远图之。

朕以为有三点需要特别留意,第一是工匠。除了把选派去皇庄学习的名单报上来之外,各厂还要仿效皇庄,给工匠差不多的待遇。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