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光想着输呢,大明海军岂是卫所兵能比的,连濠镜澳的佛郎机人见了都要客客气气不敢造次,凭什么就打不过马尼拉的佛郎机人!
再说了,只要能把马尼拉港的佛郎机人打服,咱们就能直接和南洋、西洋的商人谈价格买卖货物了,一进一出多出好几成利。
如果海军能把马尼拉港占下来,变成像安南的岘港那样就好了。你们还不知道吧?在岘港咱大明人走在街上能高人一等,当地的官员见了也得客客气气打招呼。
南洋和西洋的生意好做了,获利的也不光是海商,种甘蔗的、榨的、酿酒的、开工厂的,都能借到东风把自家货物多卖出去一些,
哪怕家里只种了番麦和番薯,只要罐头厂和饼干厂出货多,收购价格自然就上去了。大河水涨小河满,连这点道理都不懂,活该受穷!”
更有眼光长远者能看到战争的另一面,以及战争带来的好处。当然了,也有可能是从报纸上看来的观点,来了个现学现卖。
这次的动静闹得挺大,除了在沿海港口张贴告示,向海商们提前示警,早在一旬之前,《半月谈》和《商报》已经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各种观点丝毫不比围观群众少,说啥的都有,至今也没得出统一的意见,反倒是观点越争论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