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军和边军是不同的,既有纪律松懈的兵油子部队,也有很能拼杀的精锐。只要能给予足够的尊重和待遇,再配上先进的武器和战法,也不见得就不能打硬仗。
于是才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让陆军以老带新,尝试着能不能在比较短的时间里训练出更多可战之兵。战斗力可以不如陆军,甚至可以不善于野战,只要能依托寨堡、城墙、战壕,防御住数量相近的敌人即可。这样的话就可以加快军制改革的步伐,大量裁撤边军和卫所军,腾出部分军费和大量劳动力。
“陛下,兰州和宁夏府距离遥远,路途不便,供应八万人的粮草殊为不易。”
皇帝的办法确实能解武器不足的燃眉之急,但袁可立更为难了。边境地区本来就云集着大量边军嗷嗷待哺,一下子又多了好几万,后勤压力徒增了好几倍。
“那就修路!你不是一直在发愁裁撤的卫所军和漕军该怎么安排吗?现在可以往交通司送了。另外王昇那边应该还没杀干净,也都一并送去修路吧,能不能捡回一条命就看造化了!”
袁可立如果不提后勤供应,洪涛还就真给忘了。这次出关除了诱杀了内奸和外敌,还亲身体会了下边关的道路情况,然后就有了在边关和第二线主要交通枢纽城市之间修建路网的想法。
按照自己设计的防御部署,将来在大明北面的边境上,不再是以长城为主的被动防御模式,而是要在十个左右的坚城内囤积重兵,改成可攻可守的主动防御模式。
但不管城市多坚固,想守住也得先保证其后勤补给充足,这时候道路就成了重中之重。没有能高效运输的路网,主动防御模式就等于水中月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