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者很近,就坐他在身边,内阁大学士方从哲。按说这种事要先听听军方的意见才好张嘴,但他偏不,不光说,还说得很有底气,并不太怕被人抓住漏洞加以嘲讽甚至攻讪。
之所以会有这种完全违背官场潜规则的表现,并不是方从哲经历不足,也不是要出奇制胜,而是现在的官场规则变了。
准确的讲应该是皇帝的喜好变了,不喜欢唯唯诺诺明哲保身的大臣,更鼓励有话直说且不会因言降罪。有道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皇帝喜欢啥官员们自然要干啥。
“方大学士言之有理!从总参谋部近一年收集的情报分析,白洪大台吉所言非虚。林丹汗与大金国、朝鲜国勾结已久,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只是不直接南下扣关,反而西进攻打右翼喀喇沁部有些出乎意料。”
顺着方从哲的话茬儿,袁可立也发言了,他代表总参谋部对这份战报的内容做出了专业评价,同时也侧面承认了总参谋的工作不太到位,没有预先想到这一步。
这个态度也与以前的朝堂风气也很不一样,那时候都是互相推诿责任,哪怕自己的部门真有错也不能承认的太快,必须绞尽脑汁去找别人的错。先把水搅浑,把皇帝绕烦,和和稀泥,大错化小、小错化无。
但被景阳皇帝搞了几年御前会议,君臣都坐在一张桌子上面对面谈事情,谈不清楚不算完,还不许借事攻击政敌,慢慢的也就不再说话绕大圈子了。
“眼下皇太极在山海关外陈兵数万,摆出一副大举西进的样子,怕是与林丹汗西进攻打喀喇沁部有关。但臣也不知道哪边是虚哪边是实,最好还是陈兵不动、隔岸观火,以免中了调虎离山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