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北方都司已经算得上大包袱了,成年累月守在荒无人烟的沼泽树林中,一仗没打过,伤亡率却是全军最高的。猛虎、熊、狼群、蚊虫、洪水和冰天雪地,隨时隨地能要人命。
另外补给成本也高得惊人,在和平时期运过去一百公斤物资,最少也得耗费三百公斤以上的给养。要是再弄一大片这样的土地回来,每年的军费又得上涨两成。
其实军方对钱倒不是很在意,怕的是钱出去了啥有用的东西都换不回来,比鸡肋还不如。
“不如將俘虏的几万士兵扣下,好歹都是青壮,可以放到南洋、南非或是北美去开荒,也算物尽其用了。”还得说南洋总督袁崇焕思想灵活,一听要钱没钱、要地也没用,乾脆就把主意打到了俘虏头上。
此种思想得益於这些年在吕宋和安南的执政感受,对异族的概念已经淡化到极致了。只要是人,只要能干活,在他眼中都是好资源。啥宗教文化语言习俗迥异,啥性格暴烈不服统治,在高压政策下就没有不能改的。
“臣听说俄罗斯人在欧洲並不值钱,区区几万战俘岂能与我朝大军消耗相提比论!”
要论算帐,还得往户部尚书这边瞧,每次作战胜利太仓都会大丰收。孙元化正在琢磨能从沙皇俄国弄来多少財货呢,一听说要拿战俘顶帐立马不乐意了。
要是都这么大方,那这场战爭最终的失败者就该是大明帝国了。在他眼中前面这些发言之臣都是站著说话不要腰疼的败家子,必须提醒皇帝別上当。
“嗯,孙尚书所言深得朕意,確实不能太便宜了他们!”看著一群道貌岸然的帝国高官,在討论如何搜刮別国財產时比聚义厅里的土匪头子还急切,洪涛龙心大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