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汪遇,汪然。

原来是改名了。

是为了和过去做切割吗?

周砚此刻的内心有些激荡,既为找到汪遇而兴奋,也为汪大爷过往的遭遇感到同情。

汪大爷此刻内心应该也是混乱的,夹着一片卤牛肉迟迟没有吃,眼神有些飘忽,不知在想什幺。

周砚没有开口,静静看着他。

他的中山装扣到了最高那一颗,但脖子上依旧能看到许多陈年旧伤,头发梳的一丝不苟,但不像年轻时候那般用那幺多发胶了。

过了好一会,他把牛肉喂到了嘴里,慢慢嚼着嚼着,咽下,端起酒杯喝了一口酒,长舒一口气。

「就是这个味道,没想到,四十多年后还能吃到这一口卤牛肉。」汪大爷笑着说道,眼眶里泛着微光。

「有您这话,我就放心了,我就怕拿捏不住这个味道。」周砚笑着端起杯子,「来,我敬您一个。」

汪大爷跟他碰了一下杯,又喝了一口,放下杯子,笑着道:「酒也好,打这幺好的酒给我喝,浪费了。」

「给不懂酒的人喝那叫浪费,给大师喝,那叫恰如其分。」周砚笑着道:「来,再尝尝这牛肉,看看还有没有什幺能改进的。」

汪大爷拿起筷子又吃了一块卤牛肉,喝了一口酒,笑着道:「已经是极好的,我可提不出半点意见来。」

周砚给他把酒满上,笑眯眯道:「您年轻的时候常来我奶奶摊位上买卤牛肉?」

一杯白酒入肚,又吃着心心念念多年的卤牛肉,或是睹物思情,汪大爷的话匣子渐渐打开了,「你奶奶做的卤牛肉味道好啊,那时候苏稽镇上的大户,哪家不喜欢吃她做的卤牛肉?我们家每天都要喊人来买……」

周砚是个合格的倾听者,总能在恰当时候把酒满上,然后抛出下个引导问题,或是给出积极的回应。

汪大爷讲了他年轻时候在苏稽的一些回忆,讲了他跟着川军出川,直奔上海,打的第一场仗就是沪松战役。

「太惨烈了!人死成堆堆,我们川军的武器太落后了,三四个人共用一把枪,子弹也不足,小鬼子枪法好啊,训练有素,我看着战友一个个倒下……」汪大爷说着有些哽咽,顿了顿,「后来有颗手榴弹在我身边爆开,我就失去了知觉。

我以为我死了,结果醒来在战地医院里,后来又被转移到了后方养伤养了大半年,因为闲着没事,给教会医院的洋人医生打下手,想学了一些英语,也认识了不少药品。

养好了伤,因为医院里一起养伤的一个国军将领的推荐,被调往香江负责向外国购买前线急需的药品。1940年有次出门,阴差阳错救了个人,结果是共党。

一个多月接触下来,我被他们的信念和理念折服,自己去找了马克思写的书来看,由此也开始为游击队提供一些药品,成了一名共党的卧底。」

「那幺厉害!」周砚惊叹,又带着几分好奇道:「大师,你当卧底,那代号是啥子呢?」

「代号……」汪大爷端起酒杯抿了一口,眼神看向远方,沉默了一会,吐出了两个字:「绮遇」。

「绮遇?」周砚鼻子一酸。

1940年,邱绮与段兴邦的婚礼已经是一年前的事情。

可他还是用了他们的名字,组成了自己的代号。

何其浪漫!

汪大爷摸了摸鼻子,笑了笑道:「我觉得这像是一场奇遇,所以就取了这个代号。」

你看,男人说假话的时候,就会有下意识的小动作。

「后来也没啥好说的了,刘将军那句: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我们川军做到了。」汪大爷笑着道:「你看我们现在的日子,越过越好了,大家安居乐业,再也没有人能欺负到我们的头上来。」

「对。」周砚点头,给他把酒满上。

一句没啥好说的,把自己做的贡献和受的委屈一笔带过。

汪大爷是懂春秋手法的。

他想听的,他是一句不说。

那可不行,卤牛肉吃了,酒也喝了,肯定得挖点他想听的。

比如他为何要改名?

他终生未娶心里是否还惦记着邱绮?

昨天帮段语嫣结帐,是不是因为认出她是邱绮的孙女了?

周砚笑着道:「我奶奶说,他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个叫汪遇的年轻人,喜欢来她这里买卤牛肉,每个星期都要来买一趟,亲自送到嘉州城去给一个姑娘。这年轻人,大师认识吗?」

汪大爷握着酒杯的手一僵,擡头看着周砚,目光微闪。

周砚笑容纯粹,不带一丝恶意和杂质,「我奶奶说,我爷爷就是跟他一起出川打鬼子的,在上海打仗的时候,还背着他从尸山血海里逃了出来,就是后来分散了,直到建国才又见到一面。

我爷爷跟我奶奶说汪遇是好人,是卧底,还帮他收集材料,后来他被征召去朝鲜,资料还是我奶奶递交的,也不晓得汪遇后来怎幺样了,我奶奶还一直记挂着。」

汪大爷把手里的酒杯轻轻放下,看着周砚轻叹了一口气:「我就是汪遇。」

求月票!晚上还会有一更。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