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大量真正的读者来信,呼吁取消文科赛事特招。

支持陈贵良的来信也迅速出炉,历数晚清以来的偏科人才。比如某某大师,其他考试全部零分,但有一两科非常优秀,最终被名校录取,并为国家民族做出巨大贡献。

同时还抨击高考制度不合理,导致许多有特长的学生,失去进入大学深造的机会。

你来我往,唇枪舌剑,笔仗就这样打起来。

其他媒体一看,凭什幺就你赚销量?我们也要分一杯羹!

于是乎,讨论相关话题的媒体越来越多。

有的报纸准备不足,直接引用《西华都市报》的文章,并且全文刊登陈贵良的两首诗。他们也不谈论招生公平,而是围绕着陈贵良本人及其文章进行报导。

《瀛海行》和《答<笔会>董编辑》,终于从网络以及少数媒体关注,变成普通老百姓也跑来围观评判。

许多作家和文学评论家,也纷纷参与进来,趁机刷一下存在感。

有人对此盛赞不已,有人却骂狗屁不通。

甚至还有报纸,借陈贵良讨论留守儿童和乡村教育。

简直群魔乱舞。

鉴于非议之声太大,清华北大两所学校,就是否降分特招陈贵良,开会争论得特别激烈。

这一拨舆论,短期内不会结束,热度还会继续提升。

因为高考和招生改革势在必行,官方一直在幕后推波助澜。再过两个月,就连教育部都要亲自下场,一下子通报四起重大考试舞弊事件。

不仅是高考,还包括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某知名院校,直接被取消英语四级考点资格。

坐牢的不止一两个,罪名是故意泄露国家秘密!

直至今年高考,依旧有不少人顶风作案。并将在填报志愿期间,一桩桩被揪出来严厉处置,同时公之于众进行宣传警示。

陈贵良一不小心被卷进时代浪潮。

不论如何,陈贵良全国闻名了,而且普遍认可他是「才子」、「有志青年」。

但也有许多人坚持认为,就算才子也不能特招,这是一个原则性问题。

《萌芽》杂志社那边焦头烂额,因为接连有名校打电话过来,说明年不会再给新概念降分录取名额。先避避风头再说。

二中的严校长倒是很开心,此前不愿来的媒体,竟纷纷改变主意。

甚至还有不请自来的。

约好日期,五十多家媒体杀向学校!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