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他看着李乐,道:「这幺说,官军下午便能赶到。我这便让儿郎们吃些食水,养精蓄锐,待邵贼赶来,一战擒杀之。」
「逯将军。」李乐想了想,建议道:「排兵布阵的时候,把老兄弟们排在前面,我有点不放心。」
「嗯?」逯平有些惊讶,问道:「官军甚是骁勇?」
李乐直接把他惊鸿一瞥中看到的官军打法说了出来。
逯平听后,凝眉苦思良久,喃喃道:「步兵携弩剑,骑马赶路……」
几百人不多,但厮杀正烈之时,在战场上骑马机动,却比步兵两条腿快多了。
逯平也打了不少仗了,很清楚阵列野战之时,战机稍纵即逝,如果被一股骑马步兵盯上,在你来不及调整的时候,骤然奔袭而至,沿着缺口钻进来,恐要坏大事!
「能不能把这股人驱散?」他擡起头,看向李乐,问道。
「我尽量。」李乐很清楚这会不是保存实力的时候了,慨然说道:「临战之时,若官军再来这招,我拼着大耗本钱,也帮你把他们驱散了。」
「好!」逯平一拍大腿,道:「就这幺说定了。届时我亲自带着老兄弟冲杀,赢就是赢,输就是输。他奶奶的,大将军非要让我学石勒,用什幺脑子打仗。现在看来,也不是那幺好用嘛,干脆与他们拼了。」
拼得过,自然一切都好。
拼不过,他们也早就习惯了,跑路就是,烂摊子丢给大将军发愁去。
二人计议已定,便开始各自忙活。
李乐领着骑兵去喂养、洗刷马匹,并找好埋伏的地方。
逯平则去挨个找将校谈话,重新调整部署。
打了这幺多仗,大伙早就不是雏了,慢慢总结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办法,并一步步加以改进。
人总是会进步的。
去年攻邺城,损失惨重。
今年攻邺城,表现就好多了。
石勒总说,他们现在最缺的就是整顿部伍的时间。
只要有个一两年,好好整训一番,把他们转战各处积累下的经验好好琢磨吃透,转化为战斗力,那幺全军将迎来脱胎换骨的变化。
妈的,石勒还真有几分门道,但如今缺的就是时间。官军一步步进剿,根本不给他们喘息之机,如之奈何。
午后申时,西边的田野之中又出了那面大旗,仿如催命符一般,插在一个小土包上。
迎风飘舞的「邵」字大旗之下,密密麻麻的银色武士钻了出来,一队又一队,站满了驿道、村落和田野。
土包上的大旗慢慢移动了起来,百余骑下了高坡,先是横向转了一圈,似乎在观瞭地势、敌情。
很快,他们向这边冲了过来,领头的金甲大将手持一杆粗大的马槊,威风凛凛,豪情万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