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鲁公放心,第一批人携四万斛麦已过伊阙关,不日即可抵达广成泽。第二批人差不多也出发了。最迟八月下旬,洛阳三园会撤干净。」邵慎大声回道。

「可能要到九月初。」邵璠补充了一句:「东西太多,屯丁们也有些骚动,最好遣一军押送。」

邵勋立刻看向黄彪,命令道:「调拨一幢牙门军士卒,协助撤离。」

「诺。」黄彪应下了。

洛阳三园现有庄户4200余户、二万余口,耕种了1250顷田地,有1100余头大小牲畜。洛阳即将成为战场,他们是肯定要撤下来的了。

「第三件事,宜阳三坞,撤一部分人下来。」邵勋看向毛邦,道:「毛二你治三坞多年,这事你来操办。」

「诺。」毛二应下了。

位于宜阳县的云中、金门、檀山三坞,目前计有堡民5200余户、23100余口,开垦了1150余顷农田,有超过2000头大小牲畜。

邵勋之前就与毛邦谈过了。

大旱之下,坞堡因为地势问题,井水干涸,山中亦很难找到水。别说耕作了,人畜饮水都困难,必须走很远的路,去已经断流的洛水中担水,十分辛苦。

七月份他们就已经开始撤离了,大群百姓扶老携幼,走过崎岖的山路,来到广成泽——比起洛阳三园,他们近多了。

现在考虑的是要不要把剩下的人全撤了。

最后商量的结果是,每坞留一千五百堡丁,粮食留一半,其余人员、牲畜、粮食全部运走。

「第四件事。」邵勋说道:「九月十五之前,不论下不下雨,都要播种冬小麦。恤田、禄田、南北二材官庄、垛田全部下种。襄城七县、阳翟、阳城、梁、鲁阳四县、禹山坞、绿柳园一同办理,能种多少是多少,总之尽一切努力种地。」

所谓「南北二材官庄」,其实是广成泽内新建的两个庄园,俗称「南园」、「北园」。

北园原有1350余顷田地,去年冬天开始清理,今年上半年清理完毕,但并未来得及播种就迎来了大旱,索性再清理一遍。

经范阳王妃卢氏介绍,与国舅别院的田地合并,现有近1500顷,将由冀州屯田军第二、第三营七千余人耕作。

荆氏兄弟招募了二百流民精壮负责管理。

但不太够,卢氏又把家里的百余家兵家将调过去,一同管理。

南园是今年清理平整的,烧荒之后,反复挖树根、挑石子,整理了一遍又一遍。

总面积是1500顷,打算交给洛阳三园撤下来的庄客耕种。

垛田算是羊献容的私产,现已发展到一百多顷的规模,去年收获了一季水稻后,秋天种了小麦。

今年夏收后,却没法种水稻了,只能休养地力,九月中继续种小麦。

总体而言,田地还是太少。

本朝在蓟县的一个水利工程(戾陵堰、车箱渠),就灌溉一百多万亩。而广成泽的面积数倍于彼,水量数十倍于彼,开发程度还是太低了。

还需要时间沉淀。

广成泽里的地,不同于郡县的田地,这是完全由自己支配的,开发成熟后收益很大。

「最后一件事。」邵勋说道:「李重领牙门军六幢、陈有根领1200府兵、陈眕领五千辅兵,金三、王雀儿率八幢银枪军,随我出征。」

「诺。」被点到名的主将纷纷起身应是。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