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傻愣愣地应了声,转身就走。
「慢着。」邵勋止住了,起身走到张黑皮的儿子身边,抽出他腰间的刀,一看,锈迹斑斑的,还多有缺口。
「休要说我白吃你家的东西。」邵勋笑着解下了佩刀,递到张黑皮之子手里,道:「我就拿刀换你家一坛咸菹,如何?」
「好,太好了……」张黑皮之子傻傻地应了声,然后撒腿就跑,仿佛怕邵勋后悔似的。
众人一片哄笑。
「刘观。」邵勋又喊来一人,道:「石超围阳夏之时,卢使君拣选壮士,北上救援,听闻你是第一个应募的,还在野外抓了个贼军斥候,可有此事?」
「有。」刘观昂首挺胸站在那里,平静地回道。
「以前做什幺的?」
「在许昌当兵。」
「谁帐下的?」
「跟过好几个督军,都死了。」
「捉得生口而归,可曾有赏赐?」
「领了一袋粮谷。」
「那怎幺够?」邵勋拍了拍手。
唐剑像变戏法一样解开包裹,取出两匹绢。
邵勋接过绢,又递到刘观手上,道:「这是我赏你的,以后好生做事。」
「遵命。」刘观取过绢帛,神色间有些激动。
有功不赏在这会是常态,能领到额外赏赐,那真是意外之喜。
刘观退下后,邵勋又点了七八个人的名字,找了一些由头,赏赐了些财物,再勉励一番。
当然,这些人也确实有领赏的资格。
比如,有人在本队、本营中颇有威望,组织得力,活干得出色。
比如,有人擅种地,带着本队的屯田户一起种豆子,产量比别人高。
再比如,有人会帮牲畜瞧病,挽救了不少宝贵的牲畜。
等等。
邵勋提前做了功课,并把这些人的名字、事迹记下了,确保这会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效果也是很不错的,场中的气氛渐渐热烈了起来,所有人的目光都投注在他身上。
他成了这些人的主心骨。
这些人在思考未来时,会下意识把邵勋作为最大的期待。
这些人在干活或打仗时,会相对顺服。
这些人在遇到谣言和煽动时,没那幺容易上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