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有一段是写他父亲司马越「蓄奸作恶」、「悖违君命」,但他太「孝」了,竟没产生什幺愤怒的感觉。
邵勋将诏书取回,又交到左长史潘滔手里。
潘滔飞快看完,轻笑一声。
作为天子报复名单上排在前几位的人,潘滔早知道无法幸免,这时候读起来,颇有种异样的快感——我就在考城,刚纳了房小妾,天天好吃好喝,位高权重,你能奈我何?
潘滔看完,直接起身,请示裴妃允准后,当众宣读。
读着读着,众人脸上的表情就精彩了起来。
天子说有人「构陷忠良」、「沮国大计」,一下子就让不少人对号入座。
这大概是说杀何绥那一帮人。老实说,幕府中参与的不少,有人走了,有人还在,这会就坐立不安了。
天子又说有人「弃我厚德」、「助其奸谋」,继续让人对号入座,尤其是那些曾有朝职在身,后投奔司马越的人。
天子最后还说要「穷其丑行」、「严申国刑」——绝杀,一下子让越府僚佐们如坐针毡。
不过,大家还是把目光投注在邵勋身上,因为诏书里一半以上在说他,是别人没法比的。
「天子欲尽诛我等,诸君有何良策啊?」邵勋扫了一圈,问道。
「天子定受歹人蒙蔽。」虽然在天子的必杀名单上,潘滔还是小心地引导着节奏,不让人把矛头直接指向天子。
「潘长史所言极是。」邵勋叹道:「昔年我在洛阳,观天子乃淳厚之人,此中必有奸人作梗。」
众人听了,暗暗思索。
「不过,此事我等不宜插手,须得朝中公卿出面。」潘滔又道。
「长史言之有理。」邵勋笑道。
「军司若允准,我可跑一趟洛阳。」
「辛苦阳仲了。」
二人一唱一和,很快确定了此事。
司马毗看得有些迷糊,欲言又止。
邵勋怎幺当幕府军司了?还毫不客气地当众行使职权?
很多人可能都忘了邵勋是禁军将领这回事,但赵、邓二位曾经和他说过,邵勋的本官是督牙门军——也就他出身低,如果是世家子,「督牙门军」瞬间变成「中护军」,此为统领除宿卫七军(驻城内)外所有驻防在京畿近郊的禁军的大将。
以督牙门军(本官)、南中郎将(美官)的身份镇梁县,遵循的是三国以来的旧例,即在重要县份派将军出镇,如吕蒙(镇广德)、朱然(督山阴等五县),国朝成都王帐下亦有殄寇将军乔智明督林虑、共二县。
梁县是洛南重镇,附近有广成关,邵勋镇梁县,按理来说和兖州没任何关系,他怎幺来当军司(军师)了?
军司这个职务,总揽军事全局,募兵、练兵、定策、指挥无所不包,另有军咨祭酒若干作为助手。
他一来,整个幕府的军事全归他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