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小郎君」正在向他兜售菜蔬,闻言回道:「那是咱们陈县第一营的寨子,去年就建了,今年看着地方不够,又往外修了修。」

「里面有什幺?」

「仓房、武库、神祠、铁匠铺什幺都有,有时候还在外面摆集市。营正、营副就住在里面,有事找他就行了。你买不买,新割的韭菜?」

「等我钓到鱼就买。」小校说道。

「早说不买啊。」小郎君怒了,转身便走。

「买!买了!」小校挥了挥手,摸出几枚铜钱,塞到年轻人手里,又问道:「为何还有读书声?」

「去年腊月收留了一个快饿死的读书人,营正和几位队主凑了些粮肉,请他在寨子里教人识字。」

「有人学?」

「七八个顽童总是有的。」

「为何学?帮家里放羊不好吗?」

年轻人熟练地拿出几扎韭菜,放到船甲板上,说道:「以前没出路,学了没用,现在有出路了,可以学。」

「何出此言?」

「陈公出征,随时可能征发我等,立了功,纵使当不了官,亦可在公府当个舍人,领五十亩禄田收成。运气好点的,还能去县里当小吏。」

「吏员也有人愿意当?」小校惊讶道。

与一般人认知不同,在这个时候,县吏真不一定是好活。

因为吏员们直面的是世家、豪族,真没他们耍威风的余地。历史上南北朝某些官员下令解散县吏,都被认为是仁政——有的县甚至有五百多吏员,除极少数滋润外,绝大部分穷困不堪,游走在家破人亡的边缘,经常逃亡。

所以小校才那幺惊讶,难道县吏还是什幺好活?

「当然愿意了。」年轻人卖完韭菜,哈哈一笑,直接走了。

小校还想多问,却只吃了个后脑勺,有些无奈。

在人家的地盘上,他还不敢造次,不然一定把这厮抓回来,好好审问,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不过他也算看出点眉目了。

这些百姓,好像既不是部曲也不是庄客。也就是说,他们没有依附于哪个坞堡或庄园,就是自种自收、自食其力的百姓罢了。

真细究起来,有点类似曹孟德击败黄巾后,并其部众,于许下屯田的故事。

但世事变幻,沧海桑田,昔年曹孟德安置在许都附近自食其力的百姓还有几个?

不过百年时光罢了,最后一个个不还是成了部曲庄客?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