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这可不是士人聚会时的酒樽,而是比较大的酒碗,里面盛满了绿色的美酒。

壮士接过,直接一饮而尽。

「好!」殷熙大笑:「你带了多少人过来?」

「骑兵十、步卒五十余。」

「你家里不止这幺点人吧?」

「本事一般的,自然不能带出来丢人现眼。」

「好,汝何名?」

「高振。」

「竟然和高督乃本家。」殷熙笑道:「我做主,汝可为队副。」

捉生军督军是高翊,也算是邵勋早期元从之一了,原为府兵别部司马。

「谢将军。」高振大喜。

「先别忙着谢。」殷熙说道:「咱们这是捉生军,只收骑卒。你带来的步卒,却要打散编入忠武军,可情愿?」

「情愿。」

「好,痛快。」殷熙赞道:「带你的人去领戎服。」

「诺。」高振走向自家部曲,先与那五十多个步卒说了原委,然后带着九名骑兵前去领袍服,算是正式入伍了。

殷熙又坐了回去,默默看着。

诸郡豪强如此,像他这类士族别支又何尝不是呢?

若非妹妹作为媵妾嫁到了陈公府上,他果断带着家族部曲投入义从军,他们这一支未必就能混得多好。

说到底,长平殷氏也不是什幺大门第啊,主脉就混得那样,他们这些偏支别脉就更不用说了。

大家都不容易。

陈公其实给了所有人机会,一个跳出现有评价体系,依照武功来升迁的门路。

这个门路其实非常难得,说不定哪天就承受不了压力,被迫关闭了。而在关闭之前,这就是机会,哪怕伱原来学的文,现在最好把自己当做武人,想办法博取战功,获得官身——实在没能力厮杀的,混个军中文吏也行,立功的机会少,那就熬资历。

今天看到高振之类的豪强来投,殷熙嘴上不说,心里想了很多。

有这些人支持,陈公的根基简直稳得不行。

曾几何时,有人私下里提及,陈公出身低微,若士族不再支持他,恐难持久。

现在看来,他生生打出了一片天,即便士族不支持,身边笼络的武人是越来越多了。而且不再是粗鄙无文的底层武夫,除了他教授的学生外,又多了习文练武的地方豪强,根基进一步夯实。

煌煌大势,被他举重若轻地操弄着,真是厉害。

妹妹说得对,这是天底下最顶级的兵法。

七月十一,捉生军督军高翊自金谷园面聆训导而回,第一件事就是召集正在操练的部伍,自浮桥渡河北上。

几乎与此同时,义从军主力骑兵自北城出击,与在城外监视的匈奴人展开激战。

战争,在一个出人意料的时候,突然间就爆发了。

******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