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氏一听,跺脚道:「夷甫,这事还得怪你!」
王衍莫名其妙,道:「何事怪到我身上?」
「你是不是说过河阳三城修筑完毕后,洛阳无忧了?」郭氏问道。
「是又如何?」王衍不解:「况战阵之事,老夫也不甚明白,随口一说罢了。」
「你这一说,亏大了啊!」郭氏哀叹道:「我本欲着守园人改种小麦,听闻洛阳无事,就让他们继续种菜了。」
王衍无语,和王惠风一样,扭过头去,不想理钻进钱眼里的老妻。
「阿爷,最近有宗王攻讦陈公侵占田产,驱逐府吏。又有外臣上疏弹劾陈公擅调军士,以致围剿杜弢之事功败垂成。」王惠风又道:「今梁王一家被杀,天子那边……」
王衍站起身,在书房内轻轻踱着步子。
不该让匈奴人轻易来到洛阳的。
首先,野外的粟麦还未完全收尽,遗留在田间的粟麦就成了匈奴人的补给。
其次,很多贵人的别院、田产又要遭到破坏,仆婢或被掠走。
最后,漕运或许又要阻断了。
这三条,都会让朝臣们的态度发生变化,对陈公不满起来,如此就给了天子分化拉拢的机会。
另外,陈公确实侵占了不少司马氏宗王的田产,他们不满是正常的,而他们的影响力还不小。
至于弹劾陈公的外臣……
王衍有些尴尬,那是他的族弟处仲。
经历了这幺些年,王衍愈发感觉到,处仲、茂弘已经与他离心了。
这也很正常,各为其主,各自为各自的家业罢了。但他还是有点伤心,在此之前,他对这些族弟可是全心全意,一点没亏待过他们。
宛城、襄阳、江夏等方面也有人上表指责陈公,却不知受谁指使。
王衍猜测是梁芬、荀崧,但想想又不对。
梁芬此人,本来就是赶鸭子上架。
因为关中战乱,不断有胡晋流民走武关道进入南阳,他收拢安置这些人还来不及,怎幺可能有心情搞风搞雨?
「其实,这都是小事了。」王衍突然转过身,说道:「匈奴必然不止一路人马。进薄洛阳者,不过三千骑罢了。匈奴定然还有大队骑军去河南了,豫兖不得安宁矣。」
王惠风轻轻点了点头,道:「河南自有陈公操心,阿爷还是帮着稳住朝堂为妙。战事正值紧要关头,朝堂万不能生乱。」
王衍闻言叹道:「可笑公卿巨室,一个个眼皮子太浅,只看得到眼前那些东西,竟不如吾女见识长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