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自然下令了,奈何……」潘滔摇了摇头,叹息道。

裴康也有些无奈。

许昌幕府也下令坚壁清野了,但近在咫尺的颍川郡,就有不少人阳奉阴违。

这倒不是他们藐视幕府权威,实在是因为坚壁清野这种事,代价非常大,有些人不愿意罢了。

他来的路上,特地绕行了下陈郡,发现当地就做了坚壁清野,田野里光秃秃的,执行较为坚决。

从陈郡北上,入陈留境内时,发现田中尚未收割的粮食相当不少,但也有一些地方提前收获完毕了。

由此也可以看出,陈公到底能在哪些地方推行自己的意志,哪些地方不行,哪些地方又半推半就。

「不谈这个了。」裴康恼怒地拍了拍案几,说道:「我来此地,只有几件事。其一,兖州军以步卒为主,万勿轻动,各守防区即可。其二,银枪左营提前结束休整,眼下已至颍川,正往陈郡、梁国进发,他们不会来兖州;其三,我知你等召集了世家骑卒,但不要分散使用,集中起来,屯于各要点,四处打探消息,一旦侦知匈奴所在,就制定出击计划。」

「不要害怕打不过,敢战才是根本。只要战了,匈奴人就会感到压力,就会绕路,就会躲开你们。如果能给他们几下狠的,匈奴人自己就怕了。」

「其四,尽可能派遣使者前往诸郡,安抚人心,不得令其投向匈奴,或暗中花钱买平安。若有冥顽不灵者,威胁也好,利诱也罢,总之稳住他们。」

说完,裴康看了眼女儿。

裴妃看向潘滔等人。

潘滔咳嗽了下,道:「裴公所言乃正理。兖豫一体,自当同进同退。」

「裴长史所述乃金玉良言,自当从命。」裴邵说道。

「裴公,我闻淮颍子弟多有擅骑战者,为何不征发他们?」王问道。

「他们要屯驻颍川、陈郡、南顿、新蔡、汝南等地。」裴康说道:「陈公苦心孤诣建立的基业,皆在此间了,不可轻动。另者他们与陆续召集起来的屯田军,分驻各处,还得防备别人,毕竟银枪左营已经离开襄城。」

王懂了,拱了拱手,不再说话。

「诸君还有何话?」裴妃扫视一圈,轻声问道。

「请太妃下令。」众人纷纷说道。

裴妃轻叹一声,脸上露出些许哀容,道:「匈奴残暴,所过之处,闾邑尽成废墟,良田皆成荒地。而今力有不逮,只能费尽心机,先将贼骑圈在东边。陈公之根基,在于陈郡,在于南顿,在于新蔡,在于汝南,在于颍、襄,这些地方保住,就还有一战之力。陈留、济阴、济阳、濮阳等郡,务必坚壁清野,尔等派人巡视,若有不从者,以叛逆论处。」

「兖东诸郡国,还需善加安抚。妾乃妇人,帮不上大忙,今只能传书诸族,请其看在我孤儿寡母的份上,多加担待。」

「幕府及郡县之中,若有合适职位,可优先录用兖东子弟。」

「战事结束之后,我会请求陈公,拨发粮帛,赈济兖东诸郡,聊作抚慰。」

「就这些了,诸君好生办事。」裴妃看着众人,眼圈微红,道:「陈公也是为了一劳永逸,这些道理想必诸君是明白的。有些人遭受了劫掠,或有怨言,此乃人之常情,勿要过多责怪。使者至诸郡时,一定要说清楚了,异日攻占河北,自有无尽好处,眼下先坚持。只要我不乱,贼必乱。」

「遵命。」众人心悦诚服,齐声应道。

(最后一天了,有票速度投啊。)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