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农太守垣延这种人,杀伐果断,又能舍下脸皮,在酒宴上卑躬屈膝,把刘聪哄得七荤八素,然后骤然翻脸,夜袭劫营。
关东士人即便会诈降,也做不到垣延这种程度,更不会像他亲自带着僮仆部曲上阵厮杀。
再远一点的凉州,士人纵马驰射,威武不凡,喝血吃生肉的都有,已无限接近胡人了。
但如果转到江南,就画风又一变。
山居别业之中,曲觞流水,幽静典雅。士人读书练字,下棋画画。
更有那才子佳人,感情细腻,作风清婉,情情爱爱之中,让人潸然泪下。
中原士人,大概介于两者之间吧。
不像江南士人那样风流倜傥,仙气十足,也不像边地士人那样粗豪勇武。
邵勋此人,更像一个长在中原的边地豪强。
「枋头筑城之后,邵勋怕是要对外攻伐了。」梁芬端起酒杯,旋又放下,眉宇间微有忧愁。
「说不定是来攻伐南阳了。」阎鼎提醒道:「他可把能战之军都带来了。」
「台臣为何如此笃定?」
「南阳拊豫州之背,自此起兵,四百里可至许昌。邵勋根基在颍川、陈郡、新蔡、南顿、襄城等地,离南阳太近了,若有变乱,则后路不稳,无力北上、东进,焉能不急?」
「依台臣所言,老夫该怎幺做呢?」
「封回朝廷旨意,此必矫诏也,断不能从。」阎鼎极力劝说道:「邵勋若来,则据城而守。我已召集上万精兵,南阳城高池深,邵勋累死也打不下来。他又不可能顿兵城下许久,石勒闻之,必然率军过河,攻伐河南。甚至就连刘聪听了,也可能遣兵相助,将邵勋在河南的基业尽次夺下。如此之局,他只有撤军回援,别无他途。」
「你是不是还要说率军追击,攻入襄城?」
「攻不攻皆可。」阎鼎兴奋地说道:「若襄城难下,还可以打汝南。或者,干脆把邵勋安插在南阳的势力一扫而空,逼迫诸族就范。」
梁芬久久不语。
阎鼎说着说着,停了下来。
「这对南阳士民有何好处?」梁芬叹道:「土客之争,刚压下去没多久,若再度兴起,死伤何止十万。」
阎鼎张口结舌。
之前有过明悟,现在再一次确定了:梁公竟然念着南阳土客百姓,而不以大业为重。
「明公,邵勋可是要谋朝篡位的!」阎鼎口不择言道。
梁芬神色一变。
「明公作为皇亲国戚,得免乎?」阎鼎又道:「邵勋平王如之乱时,杀戮可不少。他是关东人,一直很厌恶关西士民。明公若不免,沔北六万余家关西士民亦不能免。」
「言重了。」梁芬伸手止住了阎鼎的话,思虑半晌后,道:「明日你随我出城,再遣人送信至邵勋营中,就说老夫欲与他会于淯水之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