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凯放下茶碗,道:「但他三个儿子却存着强烈的上进之心。长子在府中管着杂事,主要是支使匠人做麦醋、米醋、莲花醋、豆豉;二子管着数十鱼塘,秋冬之时,带人下河捕鱼、挖泥;三子乃我家部曲,武艺不错,曾跟随羊彭祖出征打过仗,还斩过一级贼首。他们已经不再安于过去的日子了。」
邵勋轻轻一笑,道:「人总是想往更高处走。但如果走到高处,可能维持如今的日子?」
「只会更好。」
「他们会记得谁给的好日子幺?」
「永志不忘。」
邵勋微微颔首。
乐凯自顾自喝着茶水,心却提了起来。
「小长安有人吗?」邵勋突然问道。
乐凯刚想说「有人」,却生生止住了,道:「空无一人。」
「收拾一下吧,诸族合力建个土城。」邵勋吩咐道:「下个月会有六幢银枪军前来屯驻。」
「好。」乐凯毫不犹豫地应下了。
「南阳内史让出来吧,弘农太守垣延会来接任。」邵勋说道:「新的沔北都督府,你为军司。」
「谢明公提携。」乐凯心下大定,感激道。
「我无法常来此地,替我看好了。顺阳、南阳、新野、义阳、随国,一个都不能少。」邵勋叮嘱道:「北伐匈奴事关重大,精兵强将皆在大河两岸,南阳诸族该出力就卖点力气,将来会有好处的。」
乐凯差点想问什幺好处,他外甥……
但邵勋说得云遮雾罩,他又有点不敢问。
罢了,会有机会的,走一步看一步罢了。
陈公有一点没说错,该厚养将士了。大争之世,不多养兵扩充部伍、不多打仗锻链士卒,难道留着钱给别人?
沔北幕府军司,大有可为。
「我还会安排几个人,届时你等当通力协作,勿要生分争执。」邵勋又说道——
「南阳国大农韦辅出任幕府参军。」
「公府中大夫王隐出任记室督。」
「堵阳屯田校尉邵光兼领帐下督。」
「将军楼褒屯鲁阳,兼营军都督。」
「金门坞坞主王辉出任府掾。」
「万年令皇甫昌出任宛令。」
「就这几个了。」邵勋结束了谈话,道:「南阳乃许昌侧背,万勿有失。」
(双倍月票最后一天,还有票的赶紧投啊,谢谢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