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其一是高鼻、深目、虬髯。

第二个共同点嘛……

支祐最终还是做出了决定,来都来了,就去吧,大不了一死。

一行数十骑很快来到了庄园外,与军士交涉一番后,随从留在外面,几个首领解下武器,由刘达带着,向内行去。

临进入庄园之前,支祐扭头看了远处的一处墓地。

那是他家族成员的墓地,好多代人皆葬在那边。

羯人是火葬习俗——石勒建国后曾下令「(国人,即羯人)其烧葬令如本族」。

如果是贵人,则喜欢火葬后「潜窆」(暗中埋葬),再在明面上搞个「虚葬」,让人不知道墓地的真正位置。

但支祐家这片墓地是真的,里面用的是家乡传统的石棺,算是胡汉文化融合的典范了。

墓地没被人破坏,他放下了心,跟着刘达大步入内。

庄园内一切如故。

院内最显眼的一个建筑便是「庭燎」了。

支祐在此停顿了一下,默默看着这个高达数丈的火炬盘——之所以称之为「庭燎」,也是为了适应中原文化,特意从《诗经》里找的名字。

他以前在家时,这个庭燎建筑内部的小房间内,常年住着几个奴隶,曰「侍燎」,专门负责点燃圣火。

此时圣火已经熄灭,他们离胡天神越来越远了,悲乎——其实,这就是他和刘达的第二个共同点,都信奉胡天神(琐罗亚斯德教,即拜火教)。

支祐叹了口气,继续向前走,

当他们来到一个富丽堂皇的大厅时,支祐呆住了,原来这里已经来了这幺多人啊。而且并非全是羯人,还有乌桓、匈奴、鲜卑。

他们拜伏在阶下,齐齐向陈公行礼。

「愣着干什幺?拜倒啊。」刘达提醒了一句,然后拜伏于地。

支祐傻了,我只是来看看,没说要投靠陈公啊。不过当所有人都拜倒于地,他和几位随从还站着,确实太扎眼了,纠结一番后,带着随从一起拜伏于地。

「都起来吧。」陈公坐在胡床上,威严地说道。

呼啦啦一大群人起身,然后进了大厅,分列左右。

支祐站在刘达身边,定睛往上面看去。

这一看,好感顿生。

原来陈公不是那种面白柔弱的士人,而是雄壮已极的彪形大汉。

脸上神情刚毅,威严自生,手粗糙无比,一看就是常年舞刀弄枪、开弓射箭的。

支祐心中连连称赞,牴触心理少了许多。

陈公身旁还坐着一位妇人,高挑冷艳。

支祐同样很有亲切感,无他,这长相一看就是康居、月氏后裔。

她头上戴着一顶金缕合欢帽,很明显用的是波斯锦——自古以来,波斯以及印度旁遮普地区有野蚕,蚕丝比较粗,工艺也比较落后,故波斯锦质地不如中原锦缎。

看到这顶金缕合欢帽,支祐就更是激动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