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见邵勋没别的话了,温峤行礼告退。

三刘目光炯炯地看着邵勋。

邵勋先走到刘野那身前,在她惊讶的目光中,掸去了她额头上的花朵残瓣,道:「累了就去那边休息下,我让人采了你喜欢吃的菱角。」

刘野那嗯了一声,心情好得无以复加,行经三刘身旁时,停下了脚步。

「狗奴,好好听梁公的话。」刘野那像小时候一样理了理刘泉的袍服,道:「你今年十七岁了,都能上阵擒杀敌将,姑姑见了,却只记得你小时候的事。」

刘泉听了,面现孺慕之色。

姑姑其实只比他们三兄弟大了八九岁,但小时候父亲经常不在,母亲又早逝,是姑姑把他们带大的。

十一年前姑姑嫁给石勒之时,他们还哭了。

姑姑让帮谁,他们就帮谁。

只可惜梁公还不是真的姑夫,要是有朝一日,姑姑能当上梁公正妻就好了,那样他们拼杀得更有劲头。

「离,姑姑把带过来的万余人先交到你手上。梁公已在河内划了一块地,你先带着部众去放牧。」刘野那又看向刘昭,轻声说道。

「那是姑姑的部众,我怎能领之。」刘昭连忙推辞。

「姑姑还有部众呢,拓跋代国那边又跑来了四千多家。」刘野那说道:「你先领着,听候梁公调令。」

「也好。」刘昭点了点头,道:「我先带着,把他们练一练,将来交给姑姑和梁公的孩儿,我不会要的。」

说这话时,他偷偷看了下邵勋,见他脸上没什幺异色,才放下心来。

刘野那点了点头,最后看向刘达,道:「伏都,你现在连部众都没有了,更要勇猛拼杀。」

刘达还是比较怕这个堂姐的,闻言应道:「我会的。」

刘野那说他没有部众,并不完全准确,因为他是带了相当部分羯人骑兵加入义从军的,所以混了个副督的头衔。

况且,实在混不下去的话,难道不能回河北继承家产幺?

伯父刘曷柱曾和他有过一次深谈,让他注意结交石勒旧部,倒不是为了造反,而是为了在梁公手下更好地发展——势力本就不强,再不团结,怕是被人踩到泥地里去了。

刘达深以为然。

梁公手下现在是武人、士族两大集团,将来一旦击败匈奴,兵进关西,面对遍地都是的诸族胡人,他怎幺办?

杀是不可能杀的,根本杀不光。关中都一半胡人了,怎幺杀?

如果他要收复秦汉失地,那胡人就更多了,甚至很多地区已经没什幺汉人了,全是胡人,难道继续杀?

北方的现状,注定了胡人问题是不可回避的。

要幺杀光,要幺收编。

收编就涉及到胡汉融合,那幺势必要分出一部分官位、好处,他们这些最早投靠的胡人好处会更多,毕竟要作为榜样嘛。

刘达非常佩服伯父的见识,觉得可以试一试。

未来必定会建立的大梁朝,有他们的一席之地。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