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程之时途经洛阳,便顺道见一见诸君。」邵勋笑道:「维持洛阳这个摊子,不容易吧?」
洛阳朝廷还有多少权力,这是个问题。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事实上,随着邵勋以大将军身份录尚书事,洛阳朝廷渐成空壳,权力被分走大半。朝官如果没在大将军府兼领幕职的话,放屁都不响。
理论上来说,现在洛阳大部分朝官其实是王衍的幕僚,他是大将军府左军司,幕府一人之下,同时又以太尉身份录尚书事,可谓权势熏天。
洛阳王宅,车水马龙,终日不息,足见其人地位。
「明公,此皆太尉之功。若无他,焉有今日之刷新振作?」别人还没说话,尚书左仆射刘望率先开口了。
卫尉羊冏之用眼角余光瞄了下王衍,心中冷笑。
王衍面色波澜不惊,没有任何表示。
他已经收到消息,两个女儿景风、惠风在五六月间相继有孕,这般大好局面,稳得很,大可泰然处之。
「太尉确实辛苦了。」邵勋看了下王衍,感慨道:「从去岁至今,太尉连办十场清谈,一扫流言蜚语,正得视听,令天下士人欢悦。此诚为大功也。」
「若无明公提戈奋勇,老夫也办不成事。」王衍拱了拱手,谦让道。
邵勋笑了笑,道:「太尉之功,我都记着。」
刘望低下了头,不再说(冲)话(锋)。
他的顶头上司、尚书令庾珉端坐着,面露微笑,轻轻颔首,仿佛在赞同邵勋说的话。
中书监郑豫年纪不小了,温暖的阳光一照,仿佛快睡着了。
作为台阁主官之一,他非常清楚庾珉和王衍之间若有若无的较劲。
王衍总揽全局,庾珉掌管尚书诸曹,尤其是至关重要的吏部。
大将军府的任免,最终还是要到台阁过一遍手续。在这件事上,庾珉死死盯着王衍,不会让他过于得意。
想到这里,郑豫微微睁开一条眼缝,偷瞄了下梁公:外间有人诋毁他「面善心黑」,真的是诋毁吗?
和王衍说完话,邵勋又看向北军中候裴廓,问道:「克俭,洛阳中军有多少人了?」
「左右卫计有二万一千余人,骁骑军三千五百余骑。」说到这里,他顿了一顿,道:「仆闻明公欲将幽州突骑督调至汴梁,去掉此部,骁骑军尚有两千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