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与其说是练箭,不如说是玩闹,哄女人开心。
另外,梁公说这话是什幺意思?他难道看出老夫这些年与乐夫人渐行渐远了?
是了,今日这场粥宴,乐夫人并未到场,取而代之的是他侄女卢薰。
思及此处,卢志不由得暗叹,梁公什幺都看出来了,他什幺都知道。
二人随后又聊了些以前的高兴事,卢薰凑趣着说几句,让气氛愈发活跃起来。
「河北诸郡悉平——」卢志知道有些事逃不过的,这时该说重点了,于是提了提河北的事情,只听他说道:「华敬则(华恒)或有些许干系,然乱起之后,指挥有方、调度有力、抚理有术,已然将功折罪。」
「子道。」邵勋认真地看向他,说道:「犯了错,焉能不罚?先前未动他,只因为冀州乱未平。今已平定,华敬则该挪一挪位置了。」
卢志沉默片刻,道:「明公说得是。」
「让他回来当颍川太守吧。」邵勋说道:「彭城刘王乔可任冀州刺史,子道觉得他如何?」
「刘王乔才学出众,亦通兵事,更为明公乡党,非常合适。」卢志心中酸涩地说道。
今天求见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尽可能保存河北一系的力量,奈何最重要的冀州刺史没保住,换成了徐州人刘畴。
刘畴在河北根基浅薄,固然无法得心应手,但相对应的,河北豪族也没法像过去那样方便行事了,双方可谓互相掣肘。
他又联想到天师道叛乱平定后,梁公派大将军府监军裴遐出任青州刺史之事,也是同样的思路。
当然,这其中也有些许不同。
卢志听闻,原本梁公有意让琅琊王氏帮着抚理青州局面的,奈何王玄当了田曹尚书,没有合适人选了。于是就派了裴遐,此人身份特殊,既是太尉王衍的女婿,又是裴家人,在如今这个局面下,真的不好判断他的倾向,或许只有梁公自己清楚了。
「幽州归正之时,许式许仪祖立功不小,治理地方数年也颇有实绩,入汴梁当个黄门侍郎吧。」邵勋当着卢志的面说完,又问道:「子道可知我意?」
卢志初时脑子乱糟糟的,被邵勋这幺一问,脑海中电光一闪,悟了,又道:「燕国刘翰,素来长者。冀州动乱之时,压住了州内蠢蠢欲动的贼子,又输粮输械,支持高阳内史阳耽,死死钳制住了刘越石,不令动乱蔓延。明公或可重用之。」
「子道是会见缝插针的。」邵勋笑了,道:「那就让刘翰来汴梁,出任侍中吧。幽州刺史何人可继之?」
「此事当由明公定夺。」
「太仆袁冲如何?」
「袁氏世代簪缨,乃名门望族,任幽州刺史绰绰有余。」
「那就这幺定了。」邵勋说道。
说完,他又看了眼卢志,经过方才一番对答,想必已有顿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