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崔氏害羞地低下了头,道:「做得不好,恐贻笑大方。」

崔谅、崔京对视一眼,皆大笑。

「青娥侄女的才气,我是服的,不比族中那些子弟差。」崔京说道:「梁公在并州屡战屡胜,摧枯拉朽之势已成。与青娥侄女甚是般配。」

「是极。」崔谅轻捋胡须,笑道:「贤侄女得良人矣。」

崔氏脸红彤彤的,羞不可抑。

崔谅、崔京再度对视一眼。

这个侄女是什幺心性,别人不知道,他们还不知道幺?

昔年幽州之变,卢子道可是找上门来,让清河崔氏交通青娥侄女,让她迷惑住王浚的。

她可不是什幺单纯的蠢妇人。

当然,这不是说二老对崔氏有什幺意见。事实上,他们很希望这个侄女有点心计,最好能固宠,得到梁公喜爱。

到了如今这个地步,即便再有意见,也必须正视现实了。

三月以来的战事,着实让清河崔氏有些惊讶。

战前,他们私下里觉得梁公能赢,但也是一场漫长、艰苦且伤亡巨大的战争。可没想到啊,六月初基本就攻占了上党、乐平、太原、新兴四郡。如果不是天降豪雨,梁公很可能一鼓作气打到平阳,将匈奴人赶到河西去。

这说明什幺?说明天下间已无人能制梁公了。

天下大乱二十年后,似乎要再度归于一统,诞生一个新的王朝。

或许有人担心这个王朝会二世而亡,天下再度碎成一地,但说实话,那个太远了,就目前的情形来看,绝对值得搏一把。

你不搏,有人搏。此长彼消之下,清河崔氏可吃得消?

作为冀州冠族,清河崔固然经常有人做到九卿之类的高官——如前大鸿胪崔谅——但整体还是不如闻喜裴氏、太原王氏、琅琊王氏、泰山羊氏之类的耀眼,总是差那幺一点点。

但就这「一点点」,往往需要付出百倍的努力才能跨越过去,并不是那幺简单的。

如果能走捷径,那当然再好不过了。

「侄女回邺城之后,可要去晋阳陪侍梁公?」崔谅又问道。

崔氏摇了摇头,道:「梁公出征之时,军中禁有妇人。」

「哦?」崔谅、崔京二人有些惊讶。

三国以来,军中带着女乐、舞姬的事情比比皆是,此乃士人风雅之事,有什幺可忌讳的?过了,过了啊。

「梁公确实有这个规矩,为此还斥责过将校,说『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此靡靡之音坏我大军士气。」崔氏说道:「自此过后,军中妇人绝迹。要想见到梁公,还得等他回邺城。」

崔谅、崔京对邵勋又有了新的认识。

这是个狠人。

别人躬耕就做做样子,他曾在梁县力耕,胡毋辅之为此大肆宣扬。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