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梁王帐下兵卒,银枪、黑矟、义从等军他不敢碰,但洛阳中军却是可以的。

他在京多年,又是太尉录尚书事,很多次都想插手禁军,并且也拉拢了一部分军将。

无奈裴廓把这支部队把得死死的,给的机会很少。

早年跟随梁公的黄彪、徐朗等人,与裴廓多有往来,对他不假辞色,很是伤神。

此番听刘白提到梁王要调禁军去平阳,忍不住心思微动。

但也就是「微动」了,到最后也只能暗叹一声:堂堂琅琊王氏,竟然找不出几个通晓军略的人才,这让人情何以堪?

甚至于,他们还不如小门小户出身的庾氏。

庾家没人才,但颍川士族有啊!纵然颍川士族没有,但豫州不少士族有啊。

每每想到这里,总是惆怅不已。

罢了,绝了这个心思吧。

王衍无奈地想了想,或许只能从太原诸族那里想办法了。

昨日有人向他推荐邬县郭敬,说他少时就读兵书,从小习练武艺,稍长后走南闯北,曾带着石勒一起来洛阳贩马,见识也不凡。

在家整治坞堡时,部曲练得有模有样,可堪大用。

这个人倒是很符合王衍的需求,毕竟是妻家族人,就是不知道真实本事怎样,到底是不是吹出来的?

不过他已经决定用此人了。

洛阳中军去年损失很大,今年还在整补人员,不光需要士兵,也需要将校。

作为幕府左军司,他一直在操办此事。

或许,可以让郭敬带着一部分部曲入洛阳中军,大力培养。

至于其他人,就只能仰天长叹了。

他甚至已经在思考要不要与以郗鉴为首的高平士族搭上关系。

郗氏、檀氏等家族都有军略,历次与匈奴大战,他们都参与了,或可拉拢?

王衍已经在盘算族中哪家的女儿年纪合适,哪家儿子尚未娶妻,看看能不能联姻。

如果确有可造之材,那就下血本拉拢。

「光图,大王交办之事,老夫已经知晓。」王衍整理了下思绪,道:「而今还是防备水患要紧。这是公事,公事办不好,私事做到极致又能如何?梁王虽是武人,但心思可不简单。」

「是。」刘白应道。

「有几个王氏子弟会与你一起北上。」王衍又道:「你路上照应着点,到晋阳后自有人接走。」

刘白有些惊讶,问道:「王公何意?」

「胡人愚昧,不识中原仪礼。王氏世代簪缨,当然要负起责任,教化群胡。」王衍理所当然地说道。

刘白愣了一愣,突然间就明白了。

(新的一月,月票抽死我,抽我脸上,用力点,今天还三更。)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