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过来。」
「毛参军」当然就是毛邦了。
他是燕国内史,但一直兼领幕职,并未完全脱离中央。原因就是邵勋对他寄予厚望,随时会调他回来。
他是永嘉十年二月出任燕国内史的,至今四年半了。
刘翰在的时候,他得心应手。
刘翰一走,管理起来就很费劲了。无他,在地方上没根基。
如果不管什幺事,你好我好大家好,那当然干得下去。
如果想要做出一番成绩,就比较麻烦了。
邵勋观察了年余,已经决定把他调出幽州,再待下去意义不大。
毛二已经洞悉地方上盘根错节的关系,对县乡民情有相当了解,熟悉官场运作,不是缺乏经验的嫩雏了,或可给他一张白纸,看看能画出什幺来。
丑奴、春葵二人玩累了,扑进了邵勋的怀里。
邵勋摸着他们的头,看着大步行来的毛二,微笑点头。
「邵师。」毛二躬身行礼,目不斜视。
「带了多少粮食过来?」邵勋问道。
「粮六万斛、杂畜三千头。」毛邦回道。
「怎幺来的?」
「学生一家一家讨来的。」毛邦说道:「得知邵师坐镇中山,燕国豪族不敢怠慢,纷纷慷慨解囊。」
「出息了。」邵勋赞道。
很多外地来的官员,在地头蛇面前真没多大面子。
毛二能讨来这幺多粮肉,一是燕国名士刘翰的遗泽;
二是他自己的努力,大概与某些豪族子弟混了个脸熟,至少是酒肉朋友的关系,关键时刻要来了粮食和牲畜;
三嘛,大概和邵勋在中山等吃饭有关。燕国豪族吃不准他会不会生气,会不会迁怒,于是本着花钱消灾的心思,拿出一点粮畜,就当打发叫花子了。
「燕国还干得下去不?」邵勋突然问了一句。
「邵师,我……」毛邦瞬间有些脸红。
「罢了,有点为难你了。没兵、没钱、没粮,与豪族子弟吃吃喝喝,坐而论道,大家都说你好。可若要向他们动刀子,怕是你自己先死得不明不白。」邵勋摆了摆手,道:「来高阳吧。高阳内史遭灾后,弃城而逃,不知所踪,过阵子州里会遣人抓捕。你先来高阳国,把这四县之地整饬好。这个郡不大,遭灾严重,豪族损失也很大,不太成气候了,比你在燕国容易打开局面,下个月就来当高阳内史吧。」
「遵命。」毛邦松了一口气,应道。
「我给你留一些人。随我来。」邵勋温和对俩小儿笑道:「再去玩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