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是。」桃豹有些惭愧地说道:「军士们不愿前往苦寒之地,路上有人煽动叛乱,事败潜逃,这会已经在追捕了。」

「到头来还不如黑稍右营。」邵勋说道:「连同家人,一起贬为官奴。

孙和听了暗暗心惊。

诚然,谁都不愿意来平城,但总要有人来,谁抽到了,谁就倒霉。

黑稍右营多为新兵,军官也是武学生居多,他们不敢闹,勉强把人带过来了。

若路上出了事,梁王应该不至于罪其家人,但本人被捕杀或贬为官奴是难免的事情,届时他可能也要受牵连。

但对他而言,这可真是无妄之灾。每次编练了一部分人,就拆散补入其他部队,再招新人,再打散补缺,到现在他都不太熟悉下面人。

「德清,右营四千二百人,成家者几何?」邵勋问道。

「约两千五百。」孙和答道。

「这两千五百人一家多赐绢帛二十匹,另给牛三头、羊十五只,代公发役为其修筑宅园。」邵勋说道。

「此乃厚赏了。」孙和感慨道:「宣扬下去,定感念大王恩德。」

邵勋笑了笑,感念是不可能的,不骂人就不错了。

但自古以来这种成边的事太多了,又能如何?

唐代把士兵及家属发往青海,明代把卫所建到云贵,能让家人一起迁过去都是德政了,很多人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一辈子见不到家人,还想公平?

事实上成边环境差,还危险,哪都不好,苦果是成边军人生生咽下去的。

朝廷甚至不一定会提高他们的待遇成边兵士的家人要种地养活自己,兵士还要服劳役修城,或去官方屯田里帮官家种地,收获还不是自己的,那是军粮。

敌人来袭时,更要服兵役打仗,还没军饷。

唯一的机会就在于立功受赏,脱离苦海。

干这种事风险最大的时候在晚唐,那些吊武夫反抗的概率贼高,非得让他们怕了才行。

「军田就在敦水北岸,一会过去看看,尽快定下。」邵勋说道:「一家二百亩地,地方已经腾出来了。若种不来,自己募人耕种,或者抓奴隶亦可。」

高柳镇城及军属住处、军田位于阴山以南、敦水以北,都是平原,有河流可供灌溉。

东、北、西三面环山,南边是河,只有西南处有一个小敞口,整体还是比较利于防御的。

「可抓奴隶?」孙和惊讶道。

「只要养得起,随便抓。」邵勋说道:「将来或可酌情转为府兵,免其一家赋役。」

「如此,则无大碍。」孙和说道。

「走吧,去看看。」邵勋起身说道。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