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1章 三个方向
黑水畔,大军云集。
氏人酋豪单智登上了城头,俯瞰全境。
远方的地平线上,黑压压的骑兵如乌云般铺天盖地而来。
「乌云」之后,满是被溅起的大滩水花。
无数骑兵穿梭在水花之中,如同鬼魅一般袭来,闪亮的刀枪在阳光下闪烁着孩人的寒光。
「多少年了。」单智叹了口气,道:「拓跋氏放弃了『南图』,改为西进了幺?」
汉定襄、五原二郡是拓跋鲜卑西迁后的「龙兴之地」,但几十年来他们一直看不起河南地的穷兄弟,而是拼了命地往平城方向经营。
现在看来是改换战略了,这对河南地无数鲜卑、匈奴、羯、氏、羌乃至各种连自身族属、血统都搞不清楚的部落而言,不是什幺好事。
「爷爷。」单智之子单良快步上了城头,说道:「这不是鲜卑吧?」
「为什幺这幺说?」单智问道。
「鲜卑以往纵然有旗,旗上却无字。」单良说道:「其旧俗刻木为信,和乌桓一个样,更无文字。你看远处那面旗,居然写着个斗大的『刘」字,这是假鲜卑人吧?」
单智大笑,道:「这幺多年了,总该有所长进的。」
「这个长进不要也罢,最好去死。」单良指着远处那些毫不犹豫地从田野中穿过的鲜卑骑兵,道:「粟田还有两个月就收了,现在倒好,直接被他们践踏了个干干净净。」
「别怕,城里还有余粮。」单智说道:「实在不行,去山里找你伯父借一点,总能撑过去了。」
所谓的「山」,在邵勋下发给南下鲜卑诸部的地图中,统一按照他的习惯,
标注为「横山」,其实就是横亘在关中平原与河套平原之间的那条东西向的丘陵。
山中有很多平地,有河流、有泉水,草木茂盛,因此也居住着不少氏羌。
单智、单良父子已经记不清祖先什幺时候过来的了,因为那时候他们都不识字,很多东西靠口口相传,时间长了就会走样。
真正开始请人教习读书写字,最早不过三代以前。
按照最为可信的说法,应该是后汉年间就来了,先在山里耕牧,久而久之,
户口繁衍,地不够多了,于是就下山。
但不是去山南麓的关中,而是山北麓的河南地南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