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偌大的东海王集团,现在隐隐分成了东西两部分。

东海王居东海,陪他一起逃难的王承当了东海太守,刘洽负责募兵,成了事实上的中尉。考虑到最近又有很多人前往东海,请求入幕,围拢在东海王身边的士人是越来越多了。

这样一来,当初留守洛阳的人就尴尬了。

以军司曹馥为首,幕僚、朝官十余人,声势不如那边壮,偏偏掌握着兵权,离天子还近,何去何从,确实该好好考虑了。

曾经有人打算东奔徐州,去司空身边做事,被曹馥以洛阳英才不足为由劝阻了。

但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啊。

洛阳留守人员都快成后妈养的了,天天看着东海那帮人围在司空周围拍马屁,自己做什幺事司空都不知道,久而久之,前途不妙啊。

其实,这就是派系问题,任何一个团体都难以避免。司马越的不在,恰好又将这个问题放大了。

曹馥很清楚怎幺回事,他心中有数,唯一的办法,就是增加他们这边的力量,建立更多的功勋,让司空重视。

人嘛,总是更容易看到眼前的人,远方的人容易被忽略。那就用不容抹杀的分量,逼着司空把目光投注过来。

「糜子恢那边,怎幺说?」曹馥转向潘滔,问道。

「他二三月间就能出任弘农太守,已经说好了,他愿意争一争西征主帅之位。」潘滔说道。

「那就帮他争!」曹馥毫不犹豫地说道:「我侍奉司空多年,这点面子还是有的。」

「何伦、王秉想要左右卫将军之职。」潘滔继续说道:「司空还想任用陈眕、王瑚、褾苞等人,此皆禁军旧将,新募之兵里有不少禁军溃卒,他们带起来更方便一些。」

「何伦、王秉,目光短浅。」曹馥评价了一句,又问道:「邵勋呢?」

「我见到邵勋时,他在禁苑打猎,操练军士。」潘滔回道:「近几日还占了些田地,听闻要置办舞姬、女乐,又让他侄男、三弟入太学挂名……」

「就这些?」曹馥问道。

「就这些。」潘滔坦然注视着曹馥,回答道。

「少年郎,骤登高位,经不起诱惑啊。」曹馥叹了口气,道:「也罢。还知道操练军士,这就够了。以后可用美人、钱财结交之。」

潘滔的话,曹馥当然不会全信。

但似乎又合情合理。

十八岁的少年,精气勃发,有了地位、权势之后,怎幺可能忍得住不沾声色?

曾经极为看好的少年郎,不能这幺堕落下去啊。

「王夷甫那边,遣人知会一番。」曹馥又道:「我不想和他争什幺。他掌吏部铨选,我不会作梗。我要做的事,他也莫要胡乱插手。元规,你跑一趟。」

「是。」庾亮轻声应道。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