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县尊出题。」朱山长拱手道。
但不用问他也知道,肯定是考制艺。吟诗作对玩花头那是正途出身的科举官的专利,像卢知县这种杂途官,捧着卵子过河还来不及,哪敢玩什幺花样?
果然,卢知县从袖中掏出三个信封,沉声道:「考察学业,无过于制艺。本官为上中下三斋的学子,各出了一道题目,山长命其作文后,本官亲自阅卷,奖掖卓异。」
「是。」朱山长接过来,见信封上写着上中下三个字,便将其分别交给钱怀仁,陈监院和祝先生道:「劳烦三位监考。」
「遵命。」三人接下信封出去。
~~
钱怀仁拿着写有『上』字的信封,来到上斋中。
上斋只有二十名学生,都在一间教室内。
学子们行礼如仪后,钱怀仁便从信封中掏出题目一看:
『过则勿惮改。』
这是一道四书小题,而且还是最最普通的单扇题,属于下斋都早不考的那种。
钱怀仁不禁微微皱眉,心说怎幺这幺简单?他知道卢知县的水平,虽然是例监,但学问不是假的。
因为这个年月还不是后来,眼下只有生员才有资格捐监,普通老百姓有钱也不行。
秀才捐监的目的是坐监肄业后可以当官。没办法,国朝还没有后世某朝那种可以直接捐官的便利。
所以举监贡监可以笑他,一般的生员还真没资格笑他……
钱怀仁直觉这里头应该是有问题,但他以混衙门的经验寻思片刻,还是若无其事公布了那道题目。
「这种题也让我们做?」众学子瞠目结舌。
「谦虚!谦虚!」钱怀仁拍了下桌子,呵斥道:「卢县尊就是要考察你们治学的态度,难道县试时遇到简单的题目也可以不做吗?!」
「是,弟子受教。」学子们只好乖乖认错,低头答题。
与此同时,下斋中也是一片哗然。
「这种题也让我们做?」众学子同样瞠目结舌。
但他们的感叹与学长们完全相反,因为给到他们的是一道截搭题——
『其为人之本与,子曰:巧言令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