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洪武十四年,太祖爷派三十万大军兵分两路,从东、北两面攻入云南。」

「其中北路军由郭英率兵五万,就是从咱们永宁出发入滇的。这里是蜀地进出滇黔的咽喉,郭英便按照洪武爷的旨意,留下部队筑城屯粮,保障后勤。云南平定后这支部队便留在了永宁,世代戍守。作为补偿,所有将士官升一级,子孙世袭。」

下山路上,小叔指着山下的二郎滩道:「我爷爷的爷爷便是其中的一名总旗官,这二郎滩就是他带着弟兄们,一点一点开辟出来的。

「后来他们在南京的家眷又被送来团聚,咱们苏家就开始在这里落户繁衍了。」说完他又另起话头道:

「再说程家,他们原本是官宦人家。靖难之役后,大量建文遗臣举族流放戍边,程家也在其中,他们就是这时候被发配永宁的。所以当年程家老辈是囚犯,咱们苏家老辈是看守,当时就结下了不少梁子。」

「永宁多山,汉夷杂居,适宜耕种的土地已经被罗罗人和咱们军户占光了。程家人是后来的,还是戴罪之身,只能开垦山地,种些耐寒耐贫瘠的高粱糊口。」小叔说着叹口气道:

「也是天无绝人之路,程家人发现这里的水土极其适合酿酒,于是开始学着用高粱酿酒,渐渐干出了名堂。连播州的土司都买他们程记糟房的酒,程家的日子自然逐渐好起来了。」

「后来永乐皇帝驾崩,仁宗皇帝给建文旧臣平了反,程家也免罪为民,子弟又能读书考科举了。」

「咱们这边恰恰相反。土木之变后,武人地位一降再降,卫所军户更是处境艰难,咱家也逃不脱大势。那时咱老苏家已经在二郎滩开枝散叶,光靠原先那点儿田哪能够?」

「于是你们爷爷的爷爷,也集合全族之力开了苏记酒坊,还请了程家的曲师当掌作,程家当然不高兴了。」

「人家高兴才怪。」苏录点点头,心说到目前为止,程家还是被霸凌的一方……

「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咱们苏记酒坊的酒,远不如程记糟房。用一样的高粱,一样的酿法,请一样的师傅都不行。后来发现,原来是水不一样,程记酒坊用的是郎泉井的水,酿出来的酒就是好喝。」

「更气人的是,那朗泉井其实原先是咱家吃水的井,程家人也不知是怎幺发现,能酿好酒的。他们鬼得很,也不声张,只让别人出面,用一块更大更平的地跟咱家换。」小叔继续讲古道:

「当时家里人口多,正求之不得呢,咱家就换了。」

「就是咱家现在住的地方?」苏录问道。

「对。」小叔点点头,苦笑道:「知道真相后,咱家想把井要回来,程家人当然不干了。我老爷爷凤公也是个狠角色,便在附近低洼处,又挖了一口娘泉井,居然还真跟朗泉井通起来了。」

「打那后,我们也能用一样的水酿酒了,程家那口井却水量大减,一年得有半年干。」

「正常,水往低处流。」苏录哑然失笑,真正的商战往往就是这样朴实无华。

「程家人生意大受影响,自然不能接受。好在咱家几代人都在卫所做官,论打架他们更不是对手。所以程家人翻不过点来,不服也只能忍着。」小叔接着道: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