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海瀚又拱手致谢道:“对了,还没谢谢小苏先生,上次帮了大忙。”

“哦?”苏录愣一下,才想起他说的什事。 “举手之劳而已,先生不必客气。”

“对先生来说是举手之劳,但对本县却意味着,八十名社学先生可以继续教书,成千上万个蒙童可以继续念书!”海瀚动情道。

“那就好。”苏录高兴道:“我也算积德了。”

“只是……”海瀚极难为情道:“大老爷,现在是老公祖了,只拨了半年的银子,下半年的还没着落呢,还得请先生再帮着想想办法。”

“好。”苏录不禁失笑道:“海先生你也学坏了,居然套路我。”

“抱歉,先生。”海瀚歉意道:“我无能,只能仰仗先生了。”

“行吧。”苏录略一寻思,这会儿新知县还没上任,合江县是尤幕友说了算。

这又不是额外开支费用,而是正常的发薪水,自己跟尤幕友商量商量,应该问题不大,便点头道:“不过我也有个事儿,想请海先生通融则个。”

“请讲。”海瀚忙道。

“朱山长为学生安排了一次游学一去北京跟一位姓王的先生深造经学。”苏录便如实禀报道。 “这是好事儿啊!”海瀚替苏录高兴道:“这样小苏先生的水平又能精进了!”

秀才们想要提高自己的水平,只能着落在州县学之外,要排队去国子监深造,等不及的也可以自己外出游学,求教名师。

所谓读万卷书行万路,大明也是鼓励秀才们多出门增长见识的。

这年月,普通老百姓出门,都是需要先去官府办理路引,还要在路引上写明出发地,目的地,以及返程日期。如果没有路引,或者持无效路引出门,一旦被官府抓到,轻则枷号,重则充军,后果十分严重。秀才却可以仅凭生员身份,便能在全国范围内自由行动,想去哪去哪,想待多久待多久……当然前提是得跟学校请好假,不然长期旷课,肯定是要被开革的。

苏录打听过,县学请长假游学的生员不在少数,其实很多秀才只是找借口外出谋生……以国家给生员的便利,只要肯放下读书人的臭架子,做生意简直不要太方便。

“准备什时候动身?”海教谕问道。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