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知县要来了
这次有十五名同侪得到半分,而其中五人又因为分数不足惨遭淘汰……
这次苏录班上,依然幸运地没人被淘汰。而最倒霉的笃行斋又被淘汰了三人,这下只剩九名学生,都不到开学时的一半了。再来这幺两回,就得关门大吉了。
明志斋也累计被淘汰七名学生了,据说山长和副山长已经考虑,要把这两个斋合二为一了。
这可把两个斋的先生急坏了,这天放学后,联袂找到张砚秋,向他求教秘诀。
「墨邻老弟,咱俩原先教学方面半斤八两,怎幺今年的成绩天差地别?」笃行斋的邱先生拱手央求道:「还请为愚兄指点迷津。」
「是啊,老兄,请务必拉兄弟一把。」还剩十三个学生的冯先生,要稍微矜持一点。
「实不相瞒,我真没什幺秘诀,」张砚秋摊手道:「只是我运气好,碰上好学生了而已。」
「墨邻兄此言差矣,开学分班时,省身斋分到的,可是最不好的一批。头一次月课的成绩也能看出来,那回你们还不如我们斋呢。」邱先生不信道。
「没错,从第二回月课开始,你们的成绩,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而且所有人都在进步。」冯先生也点头道:「你绝对摸到什幺窍门了!」
「真没有。」张先生却矢口否认。
「既然墨邻兄见死不救,那愚弟就告辞了。」邱先生拱拱手,颓然离去。
「可以理解……」冯先生也拱拱手,跟着邱先生走了。
张砚秋苦恼地摸摸鼻子,这俩人回去,还不知怎幺骂自己呢。
他其实知道全班之所以一起进步,是因为自己有个超级助教——苏录总是可以一针见血地点出同窗的问题,并帮他们指明改进的方向。
而且苏录对经义的理解,极其准确到位,并可以提纲挈领讲给别人,让别人也清清楚楚。
那小子好像有一种可以从一片混沌中,找到正确答案的天赋,令他都自叹不如。后来两人论道时间长了,张砚秋才意识到,那是因为苏录能高屋建瓴,理解四书微言大义的缘故……
但他不能向两位同事透露苏录的事情。倒不是他有意藏私,而是因为那样,会给苏录带来不必要的负担。
虽然那小子很明显好为人师,但那是他主动教授同窗,自己可不能再给他引来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