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169章 浮马行(16)

「都走了吗?」

几案后,张行头也不擡的问道。

「都走了……他们听说三哥最少会继续带队到登州大营再行赴任,就都走了……不是真来贺喜的,都是怕之前的保证忽然就没了。」

秦宝盘腿坐到了几案前,然后瞥了一眼案上的东西,那是一份文书、半份符节……可能是御前足足有半个朝堂随行的缘故,当晚余公公便把这些东西送来了。

但没有印绶。

「为什幺没有印绶。」秦宝坐定后大概是有些尴尬,所以没话找话来问。

「因为大魏朝是个奇奇怪怪的朝代。」一直在发呆的张行面无表情的擡起头来,有一说一。「之前数百年的分裂和割据,导致了很多制度上的变迁和演化,到了大魏朝这里,忽然看似一统,又有许多变化,所以经常能看到同一种事物的不同特征……」

秦宝有些茫然,他不知道自家三哥忽然说这个干什幺,但还是保持了耐心:「比如印绶?」

「对!具体到印绶上,如治安体系、御史体系,以及将军体系,因为并不常设,或者以巡视为主,这就使得印随人走,靖安台的朱绶、黑绶、白绶就是这幺来的,因为是小印长绶,只看外面的绶就大概明白对方身份……」

说着,张行先指了指腰中的物件。

「但是到了州郡部寺监这些常设机构里,往往是人来人走,事不能停,对应的印绶往往是放在大堂的,而且一般是无绶大印,起到签押的作用……」

然后又指了指案上的物件。

「所以,眼下真正能表明我武安太守的东西,就是这张薄薄的以皇帝名义签发的南衙文书,上面有南衙代掌的大印与虞相公的签押,只要我拿着这个文书和半块符节去武安郡,就能得到郡中的认可,堂而皇之成为一郡之守。」

秦宝点点头,但没有多说话,因为如果他没猜错的话,自这份能让自家三哥一跃而为一郡太守的文书抵达后,对方始终没有去摸一下。

或者说,眼前这位三哥什幺都没有做……从傍晚在御帐前收到口谕奖赏,一直到刚刚余公公亲自来送文书,再到眼下外面来贺喜的人被他秦宝拦住……张三郎就只是在案前枯坐而已。

没有对个人前途的喜悦表达,没有国家命运的忧愁表达,没有接受贺喜,也没有接受吊唁,没有跟自己这个最亲密的兄弟讨论前途,也没有去联络熟人,询问有没有人跟他一起去武安,升官发财做事业。

换言之,对方并不是真的想说什幺符节、文书、印绶。

「人的名字也能看出来一点端倪。」

张行继续认真说道。「无论是关陇门阀还是山东世族,又或者是江东士人……已经成年的人里面,很多人名字里都带了『世』、『代』、『常』之类的中字……这就是一种渴望家族延续的心态,既是畏惧动乱,又是欢迎大一统的常世到来。可见人心这个东西,真的很有意思……大魏朝也很有意思。」

这倒是像极了寻常的张三郎了,什幺都能绕到人身上,人什幺都能成,甚至能胜天胜地一般。可实际上,莫说至尊,至尊上面还有天意呢。

秦宝闻言松了一口气,然后认真来问:「所以三哥准备上任吗?」

「没有理由不去。」张行肯定来答。「但不管如何,总要履行承诺,先把人送到登州大营再说,甚至要是局势有变,说不得还要把人送到大河口,寻到李四郎,让他把人送回东都……所谓有始有终。」

秦宝重重点了点头,想了一想,继续来讲:「来公送来两把铁锏做谢礼,还说后续他已经处置干净了,但小周不愿意在他那里呆,所以让我们多多看顾……」

「本就是同列,他不说也会看顾。」张行随口做答。「我马上武艺不行,你自己留着吧……人恐怕也要辛苦你多盯着。」

「好。」秦宝立即应声。

但应声之后,就是无声。

往后几日,大概是意识到沿途营寨的重要性,再加上并无所谓谣言中的兵败如山倒,在几位宿将的控制下,队伍的秩序似乎稍微好了一点。

当然了,之前坐着不动都免不了逃散不断,如今前线大败,重演旧事,所谓秩序稍好只能说是比预想中的那种全面崩溃要好一点。

逮到机会,民夫、军士依然是不要命的往北面山区里钻,每次行军,都有前方的部队过营寨而不入,直接往西面登州方向狂奔,继而与后方御驾失去关联……也不知道是去沂蒙山还是回家了。

劫掠、火并、强暴,伴随着越来越炎热的天气,依然在阴暗的角落里持续发生着。

而且粮食也明显开始紧张起来,伏龙卫的马队里,已经使用了自己携带的储备粮草。

但最终,五月上旬,可能是天气最热的时候,御驾终于仓皇回到了登州大营……然后,便忽的停了下来。

下面士卒、宫人因为获得了补给,并回到了熟地而陡然一松,相当一部分中低层官吏也觉得理所当然,因为要收拢败兵,因为要营救败师,因为要做赏罚……但部分有心思的官吏,包括张行,却明显感到有些不安起来。

因为谁都不知道,这位圣人又要做出什幺事来。

这种时候,白有思找到了张行。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