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因为哪怕是关陇门阀内部,也要分一个名门与显贵的。

如他这种出身关西名门世族,却需要自己一步步往上爬的,跟韩家这种刚刚起来一两代人,却正当权的,本身就有些尴尬……小时候去什幺亲戚家,那些宰执和柱国们往往一拍大腿,说这孩子好啊,以后能做到我这个位置,但实际上,哪个孩子去了不这幺说?真当真就完了,你因为姓李、因为爷爷和太爷爷做过宰执和柱国就能做宰执和柱国,那人家现任宰执和柱国的亲儿子怎幺办?

就算是不计较这个,把你们祖上的宰执和柱国位子还回来,可你们这些大族,一个姓四五个房,一个房几十个年轻人,一个宰执位子也不够分啊。

也就是白氏、窦氏、张氏那种少数家族,能够延续家族名头的同时,长时间实际掌握权位,做到名副其实。

当然了,毕竟是关西人,还是要比什幺河北世族跟江东八大家之类的强一万倍的,最起码没有隐形的天花板,只是要在几个门槛那里需要努努力罢了。

转回眼前,李清臣意识到对方的傲慢,却无可奈何,尤其是对方作为韩博龙的幼弟,却非是靠兄长提携,反而自有勇名,长兄去世后,更是常常独立领军,出镇地方,履历、实力都在这里,便是有曹皇叔这个后台,又如何有资格当面催动人家。

于是乎,李清臣只是想了一想,却是在自家族妹诧异目光中勉强笑道:「韩将军看得上我,我自然义不容辞……不过入城之前,还有一事想问一问韩将军。」

「说来。」韩引弓也有些诧异。

「吕常衡吕都尉。」李清臣提到了一个对他来说可靠之人。「据说是来见韩将军了,想来正是他告知了韩将军郓城的军情,也不知道如今在哪里?是要跟那五千人一起行动的意思吗?」

韩引弓微微一笑,直接点头:「不错,吕都尉是要跟那五千人一起北上,甚至我直接告知那几位将领,一旦北上,就让他们暂时听吕都尉调遣……不过,吕都尉此时还真不在砀县,而在芒砀山,据说是想北上前招降一股土匪。」

「既如此,我这就入城去。」李清臣心中了然,不由长呼了一口气,连连颔首,继而站起身来。

凭良心讲,这情况就比他想的要好的多。

「不用换洗一下吗?」韩引弓也随之放松起来。

「正好以这身酸臭,来证明济阴空虚绝非虚言,然后证明五千大军足以轻易断绝北方后路。」李清臣坦荡来答。「也好让城内这支不伦不类的内侍军早些看清形势——朝廷便是遇到困难,也不是他们这些乱七八糟的人可以趁机兴风作浪的。」

「倒是有几分曹中丞公不顾身的姿态了。」韩引弓眯眼来笑,也站起身来,复又来唤身侧侍从。「取酒来,我敬李十二郎一杯。」

就这样,李十二饮了一杯酒,不顾疲惫脏累,径直入城去做说客,而李十三虽然气馁于自己族兄的多事,但终究不能放心,只能随之而去。

而韩引弓只是坐在原地,望着两名关陇大族子弟这般匆匆而来,匆匆而去,表情飘忽,似乎是在回忆什幺,又似乎是在思量什幺。

且不说韩引弓如何,只说李氏兄妹来到下邑城下,轻易唤下一个箩筐——可见,城内外确实一直在沟通讨论,绝非是韩引弓虚言。

实际上,二人入内,轻易便见到了内侍军首领王公公,甚至,王公公比韩引弓还要体面些,在对方大略说完情况后居然为兄妹二人准备了足够的热饭热汤。

李清洲倒也罢了,李清臣委实饥饿难耐,便干脆风卷残云,一扫而空。

吃完之后,再来看王公公,面容消瘦的后者只是哂笑:「我以为李十二郎是来唬我,却不料真的是刚刚逃出来的……济阴城那般空虚吗?」

李清臣这才醒悟,却又顺势来劝:「王公公,你既知道利害,便该速速做出决断,因为黜龙军必败无疑,这种情况下,越是拖延,越是引得韩将军不快,将来结果就更糟……你也别指望牛督公他们的面子了,韩将军此战后要去东都的。」

王公公干笑了一声:「这些我都知道,只是李十二郎,你知道韩将军开的是什幺条件吗?」

李清臣微微一愣,随即反问:「是要杀首恶吗?所以王公公难以接受?」

「不是。」王公公摇头。「若是那般我就应了……他要我们所有内侍裸身而降,一件衣服、一件兵器,都不许带,光着膀子出城入营去做随军苦力。」

「那又何妨?」李清臣沉默一时,却又反问。「你也是见识过场面的,能这般结果已经是好的了,总比丢了一堆性命强。」

王公公摇摇头,正色来答:「他没提城内几千个宫人和本地百姓的结果,否则我也早降了。」

李清臣和李清洲愣在当场。

半晌,李十三娘硬着头皮小心来问:「你没问韩将军吗?」

「问了,只说『只有降或不降而已』。」王公公平静来对。「否则我也早降了。」

李十三娘来看自己族兄,后者沉默片刻,按着腹部勉力来问:「那你们准备怎幺办呢?」

「两位来之前是想守一守的。」王公公正色来言。「两位来之后,本心来说也还是想守一守,可要是守了真没什幺意义,反而要儿郎们白白送命,我又能如何呢?所以,两位说的都是真的?韩将军要去东都,不必卖江都面子?朝廷三面围攻,其中东路已经突破,黜龙军被迫东向应对,济阴空虚,不堪一击?」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