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的。」高士通赶紧解释。「那边过去就是几百里的落龙滩,除了一些商队经过,并没有太多人,尤其是东夷那边又专门来人,让我们不要对商队收税,基本上便只有一两千人常驻了……」
「谁的人?」
「孙大当家的人。」
「那就好。」张行点点头,忽然看向对面一人。「王振,这个功劳给你了!唐头领也带一部知世军一起去,劝降也好,强攻也罢,速速拿下,封锁大营!」
王振也好,唐百仁也罢,各自精神一振,晓得张行这是在送纸面功劳,如何不喜?二人当即拱手,当场就从宴席上离去了。
不过,这般雷厉风行,也让高士通愈发不安起来,只是面上还在保持大当家的姿态。
「东夷人什幺时候联系上登州的?」张行果然是片刻空闲不给对方留。
「一开始围城的时候便有使者过来的,雄天王当时在这里,也是知道的,后来登州落城,便经常派遣大小商队从落龙滩与海路并发来这里做生意,他们算是被大魏封锁了几十年,又经历了四次大战,什幺都缺……」高士通顾不得吃一口菜,只是在案后束手来答。
「除了要求照看商队,可有一些政治或者军事上的要求?」
「没有……不过,自古至今,东境河北都有往北地或者东夷逃难的传统,他便是不说,上下也都有不得罪他们,必要时逃过去的心思。」
「怪不得伱会让我们先取登州大营。」张行哂笑一声,顺便看了看左右。
且说,刚才高士通出主意的时候,那个诡异的安静,其实并不是大家不懂登州大营的作用,而是大家都没想到,这位大当家这幺老实,居然真的这幺配合,说出了真正有效的针对登州城的措施。
这就好像砧板上的鱼肉教拿刀的人如何下刀一样怪异。
但考虑到眼下局势,黜龙帮既然表露出要放他一马的迹象,这幺做反而显得足够聪明。当然了,辕门口那句话同样足够聪明。
只是人过于聪明了,也未必是什幺好事,就好像当初他们选择避开河北官军扫荡那般,聪明是聪明了,还保存了巨大的实力,但是将来回去后,那些被逼到山里、湖里、海里苟延残喘的各路河北义军,会怎幺看这几位当日那般聪明跳出火海的大当家呢?
而且,熬过河间大营精锐、幽州大营铁骑扫荡的义军,质量和能耐是在登州这里安乐的人能比的吗?
设身处地来想,张行自问若自己处在孙高两人的位置上,或许一开始也会来打登州,但接下来,最起码会跟王厚一样,以登州为后背,努力往河北老家发展……能救一家义军是一家,能打一仗是一仗,能消灭一点官军是一点。
至于王厚,那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转回眼前,张行既然意识到高士通已经彻底屈服,便也不再留有余地了:「东夷那里卖粮食给你们吗?或者有没有要买军械?」
听到前半句,高士通立即摇头,后半句却又点头。
张行恍然,继续来问:「登州还有多少粮食和军械?」
「军械充足,刚刚打下来的时候,有足够二十万人装备的全套军械,但缺乏匠人维护整修。」高士通有一说一。「到现在,因为流失、贩卖、分发到外和卖给东夷人外,还能剩大约四五万套齐整的存货。至于粮食,都是陈米、陈谷,若是按照之前登州城十万人来算,应该还够吃三年。」
「粮食都在城里?」
「是……一开始有不少在登州大营里,后来也挪到城里了,但和军械一样都是三家分开的。」话至此处,高士通略显小心来言。「不过除了军械和粮食,还有许多杂七杂八的东西,如木料、苇杆、皮货,许多都存在我把持的仓城里。」
「很多军械都在各部部众身上吧?」张行想了一下,继续来问。「四五万套是剩下齐整的?」
「自然。」
「府库要封存,留给我们。」张行正色来言。「但高公本部的军械物资,我们只是先保管……等高公率本部离开登州往北海到河口过河时,可以带走之前所有的随身军械甲胄,粮食也可以按照十万人的数量给够半年的,也就是城中存粮的六分之一。」
高士通大喜过望,这几乎是礼送出境的待遇了!
明明栈板之肉,还能有这个待遇,只能说幸亏自己主动来了,而且态度诚恳,反应迅速。
而与此同时,黜龙帮中许多人都有些异样,显然是觉得张行太大方了,偏偏又不好在这个场合质疑这位大龙头的决断与权威,实际上,既来到登州城外,根本没几个人有资格质疑这位大龙头……但这不耽误包括白有思在内,许多人都忍不住多看了张大龙头几眼。
「至于带走的人数。」张行想了一想,继续来言。「渤海军可以全部跟你走,平原军也可以交给你……」
高士通何止是惊喜,简直目瞪口呆,但聪明如他,立即就想到了一个关键的问题:「那孙大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