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张首席果然来了?」

「来了,整个河南都动了,他如何不来?」郭祝从容做答。「只是不晓得现在去何处了……」

「整个河南……」

「济阴、谯郡、徐州、济北、登州……四个行台加一个总管州,应该都有军令。」郭祝继续言道。「梁郡降了,淮阳同日突袭得手,我来的路上汝阴也要被攻下来了……那些人根本没想到我们会发大兵,伍龙头领着七个营从颍水西岸下来的,他们拿什幺打?那时候我便晓得为何我家龙头要我赶紧过来这里了,再不来,怕是一点功勋也无。」

「若是这般说……」闻人寻安稍一思索,心中发凉,屁股都忍不住挪了一下。「颍川怕是也无了!伍惊风自淮阳南下来取汝阴,然后是汝南……北面颍川必然是济阴行台单通海去取,济阴行台实力是仅次于大行台的,兵多将广!而若取下颍川……」

「取下颍川就到头了。」素来絮叨的王代积终于没有忍住。「司马元帅知道颍川没了,肯定去阳翟,阳翟是古时候大颍川郡的郡治,是现在襄城郡最东端,挨着如今的颍川郡,卡住颍水,背靠东都八关之一的轘辕关,保住这里,不光是能保住东都,还能保住通往南阳的鲁阳关……」

「保住鲁阳关又有什幺用?」闻人寻安忽然发问。「鲁阳关只是东都通往南阳的关隘,他们想取南阳,只要打下汝阴后,依次往汝南、淮阳这里打过来,然后自然可以去打南阳。」

「哪里需要打南阳?」郭祝接口道。「只要打到这里,隔绝南阳与淮南通道,南阳的淮南子弟必然不能忍受,何况关西不出兵?到时候南阳五郡被三面包围,军心动荡……当年江都的骁锐为了回东都都能杀了曹彻,何况是眼下?」

王代积张口欲言。

闻人寻安想了一下,也来看王代积:「总管,祝儿这话真不是胁迫你,你想过没有……黜龙军这次大举突袭,果真是为了打下东都?之前河内一战打成那样,如何现在就能胜?我怕张首席的根本目的就在南阳跟淮西!吃掉这十来郡富庶之地,一来自肥,二来削东都根基,三来联通荆襄,支援白龙头……换言之,总管,人家是本就是冲咱们来的!而咱们措手不及,前卫尽失,归途也尽失。」

王代积怔怔看了桌上这对舅甥一眼,却又只闭嘴去看门外雪花,那对舅甥也不再多言,只盯着他来看。

过了不知道多久,这王老九方才一声长叹:「你们这是要……要我做不忠不义之人!」

闻人寻安和郭祝眼神都变了。

王代积见状,赶紧摊手努力解释:「你们……你们不要以己度人,你们想一想,我王代积跋涉乱世,可有半分对不住大魏体统的举止?这天下人谁来了,我都能理直气壮的告诉他们,我王九是大魏忠臣,平生没有半点有负忠义之举。」

郭祝去看闻人寻安,后者却只是若有所思。

王代积虽然还没从局势大变的震惊中走出来,但到底是一方人杰,晓得局势已经到了自己不得不做决断的地步,便继续勉力出声:「两位,咱们都是亲戚,我不哄骗你们……你们肯定是觉得,我现在是想握着南阳几万兵和几个郡做本钱,在几家势力里摇摆,卖个好价钱,但其实呢?

「其实我真能卖给白横秋吗?我这个在大魏都被人歧视的妖族杂种,凭什幺在关西立足?所以除非大英横扫天下的气势已成,为了自家和南阳诸郡百万生民的性命,降了他也就算了,否则如何能卖给关西人?」

「那叔父就卖给我们嘛。」郭祝言辞恳切。

「你还是年轻,还是不懂!」王代积站起身来离了座位,身上的白色大氅被他抖的卷了起来。「到了黜龙帮这里根本就不是卖不卖!你们自己刚刚都说了,眼下局势,淮西诸郡已经无了,我在南阳的淮南子弟兵根本支撑不住……我现在往黜龙军就是降!」

「降了又如何?」郭祝赶紧来言。

「降了就是轻贱自己!」王代积厉声相对。「你想想,我此时降了,淮南子弟兵算是我的本钱吗?南阳诸郡算是我的本钱吗?他们只会觉得,那本就是他们黜龙帮的!我就是一个孤身势穷去降的野狗!甚至是被卷过去的俘虏!」

「可若是叔父明知道南阳必落,淮南子弟必然要离散,还要强行阻碍对抗,又算什幺?」郭祝不顾自己舅舅闻人寻安摆手阻止,起身拍案喝问。「仅凭这件事情,你便是连降都没法降了!到了关西也只如野狗!」

「所以也不能如此自绝道路。」王代积幽幽以对,笼着袖子重新坐下,反而没了之前的气势。「当年天下大乱前我就晓得,自己修为不行、家门不足,建功立业上自然事倍功半……可我从未担心,因为我知道自己内里总比那些人聪明一些,只要多辛苦一些,迟早能追上去,然后让那些瞧不起我的人低头。

「后来到了乱世,看到了张三郎的作为,更是心动,因为他在我眼里素来是跟我一般的人,若他都能成事,我稍作隐忍,说不得也有一个化龙的机会……」

桌边舅甥俩再度面面相觑,无他,这位亲戚刚刚还在说他忠义无双呢,现在就自己承认想「化龙」了。

「结果呢?」王代积语气愈发黯然。「结果厮混到现在,固然是有些成就,却在人家大势相逼之下不值一提……这种情形,若说我还有什幺一点立身的根本,那就是忠义仁恕四个字了……越是如此,越不能丢下这四个字!我就不信了,我做了一辈子大魏忠臣,又事事都留了足够余地,谁得了天下会不用我?!」

说着,其人复又来看两个亲戚:「你们听懂了吗?」

舅甥二人三度面面相觑……敢情你说了半天不是在直抒胸臆,而是在跟我们两个亲戚做解释?

无奈之下,闻人寻安硬着头皮来问:「那总管准备如何践行忠义仁恕这四个字呢?」

王代积摇头道:「不让天怒人怨之余保持气节就行了……闻人兄弟,你跟我走,去南阳,到了地方我把南阳的淮南兵都交给你,我自己带着东都人跟南阳人去阳翟找司马正,这里干脆交给小儿辈就好。」

这倒是个法子。

闻人寻安也大为心动,但还是有些不安,便起身来问:「总管,我若去南阳领淮南兵,你可有什幺交代?」

「尽量拖一拖。」王代积正色道。「毕竟谁也不知道关西军什幺时候出来……你倒得快了,等关西军来了,我跟着司马正进了东都,南阳诸郡百姓的生死就变成你的负担了;反过来讲,你是淮南人,拿捏住这剩下的两三万淮南子弟兵,只要维护好南阳地方……便是你曾经叛离了黜龙帮,此时也显得滑头摇摆,却必少不了一个大头领。」

闻人寻安还是不说话。

王代积压低声音以对:「你还不明白吗?我带着淮南子弟兵去降,我就是被迫的降,可只要换成你这个淮南人自领,你就是淮南子弟兵的头,黜龙帮就会花大头领去买!你还能为下面兄弟寻几个头领!等将来黜龙帮真成了气候,我再回来,咱们还能相互扶持!」

闻人寻安终于点头:「万事扭不过总管,我再信一次总管便是。」

郭祝全程没有言语,只是按部就班在王代积和闻人寻安的带领下见了淮阳本地驻军的高层军官们,自承了王代积侄子兼闻人寻安外甥的名头,接了中郎将的任命,然后送两位长辈打马西向。

回到城内,其人立即派遣了自己舅舅留下的亲卫和自己带来的巡骑,一并往淮水去,顺流而下去找自己的上司,徐州行台指挥、龙头牛达。

最后,只安坐城内,请队将以上军官继续宴饮,同时依旧犒赏全军。

腊月初二过去,腊月初三,在又一场新雪中黜龙军夺取了整个颍水东面的颍川大半郡之地,与此同时,汝阴郡郡治汝阴城被伍惊风攻下,其部马不停蹄,扔下根本没有去扫荡的东半郡交给内侍军,径直冲杀向西,直扑淮西要害汝南悬匏城!

而同样是当日,北面黜龙军主力也随着一场城下惨败得知司马正就在阳翟,却干脆临颍水不进,反而就在颍川、许昌二城之间汇集兵马,俨然是要待对方自退。

腊月初四,长安城内,正在吃饭的白横秋终于从东都内线那里得知了黜龙军扫荡淮西全境的消息,惊得筷子都掉下去了!

当然,他马上甩手将筷子卷回手中,还不忘擦拭一二,然后缓缓来言:「所以之前朕在河内心血来潮,回到长安也一直心绪不宁,就是应验在这件事上吗?」

随侍群臣也都有些慌乱。

还是刘扬基勉力来言:「现在看来,就是这个了……若是我们不回来,继续对峙着,他们在南面发动了,怕是不但淮西、南阳诸郡全入黜龙帮之手,连荆襄也能冲进去!然后来袭武关,乃至于去荆襄协助三娘……都可以直接破局!」

众人议论纷纷,包括商讨如何出兵。

这也没什幺可商讨的,因为这里的人不缺军事素养——就好像之前关西军出河内,引得黜龙军主力不得不拥上一般,这个时候再难、再麻烦、再辛苦也要立即出兵!而且必须是白横秋亲自带队!

所以,事情本身没有什幺可计较的。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