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兴颔首:「能,时间问题,我们第一批车的空悬还是用威巴克的,量肯定不多,后面最好能把它标配。」
郭川的空悬已经在做性能验证,只是考虑到优化和稳定,再加上「九州」初上,很可能是没法赶上的。
刘琬英思考着说道:「那就谈一谈,红隼做产业投资没问题,这种阶段的金额也不会怎幺影响后面的动作。」
过山峰在酝酿新的攻击,而本金越多,利润越多。
现在考虑到汽车巨头的体量以及这次骗局的复现难易程度,刘琬英倾向于再想方设法的提一提本金规模,比如,之前就考虑「打草惊蛇」的药品公司凡利亚。
只是,抓不到有力证据,投入的资金也要控制仓位。
刘琬英综合考虑,还是觉得遗憾,希望能寻找到更确凿的目标,但这种事又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她有些感慨的说道:「这种局面,还真有点少赚就是亏的感觉。」
「那我心态好很多啊。」俞兴笑道,「当初搞芬众,我们就赚那幺一点钱,不也挺高兴嘛,人啊,就是有两种心,一个是贪心,一个是不甘心。」
芬众是过山峰出道的第一个目标,相较于它蒸发的市值,当初赚到的钱堪称九牛一毛。
刘琬英挑挑眉,干脆的说道:「嗯,受教了,俞总,我试着克制。」
俞兴迅速知趣的收起自己的好为人师。
次日,碳硅集团与红隼资本的两位BOSS联合见了致力于空悬国产化的郭川。
俞兴倒也没隐瞒,直接谈到近期的遭遇。
郭川知道今天这个阵仗代表着什幺,控制着自己的心花怒放,谈到现状:「威巴克它们是惯例的黑盒方案,系统一封闭,那就能把利润最大化,还能获取后续的利益。」
他认真的说道:「但是,俞总,咱们这个联合研发过程中越来越出现一个新的趋势,黑盒那种模式不利于汽车电气化所带来的持续升级。」
车企对方案的技术细节知之甚少,自然难以进行系统集成,也就难做后续的OTA优化。
「他们封闭,我们就开放,他们搞黑盒,我们就搞白盒。」郭川这话既是说给俞总,也是说给红隼的刘总,「供应商与主机厂密切的合作必然是更适合电气化发展的新模式。」
「俞总,碳硅集团本来就在我们立项之初的时候给过很多意见和支持,既然威巴克没法提供更深入的合作,那我们就要在供应链和研发上深度融合。」
「我这可以给碳硅集团开放二级供应商权限,如果碳硅集团愿意,也可以深入到我们Tier2甚至Tier4的供应链,直接参与质量认证的过程,这样就确保了质量问题的解决,并且是最快速的解决。」
深度融合不光是说,更是看怎幺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