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川短时间里就把事情捋了一遍,迅速提出能够从机制上杜绝「威巴克事件」的措施。
威巴克这次是它的供应商出现问题,但碳硅集团又不可能干涉到那种海外供应链,而郭川这边的孔辉科技不一样,完全可以把权限放出来给碳硅集团。
大家一起来根据性能选择供应商,一起进行质量和流程监督,真正做到合作共赢。
俞兴和刘琬英对视了一眼。
虽说打算提供更多的扶持,但郭川这种甚至还没聊到融资就当机立断的表现还是让人格外惊讶的。
「刘总,你知道工业化的浪漫是什幺吗?」俞兴像是岔开话题的询问刘琬英。
刘琬英很官方的说道:「俞总,愿闻其详。」
俞兴笑道:「工业化的浪漫就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郭川击节赞叹:「飞得好!」
「郭总……嗯,你的这个提法很好。」俞兴沉吟道,「我有类似的想法,但不如你这幺全面,今天让刘总过来,也是想早点看到国产空悬的成果,正好红隼这边也要做产业投资,这就是很好的契机。」
产业投资和风险投资,它们的导向不同。
刘琬英也点头道:「是的,俞总第一时间就提到国产空悬的前景,外资的垄断也是大家的机会。」
郭川连连点头,观摩这一对的官方流程。
空悬如能顺利国产化,这对能深入研发的碳硅集团肯定是好的,但对孔辉科技也同样极好,降低了成本的高端零件,其它主机厂同样会愿意采购。
而且,一旦有了碳硅集团的验证,品质也变相的宣告获得保障。
基于这种共赢,红隼资本获得股权乃至董事会席位都是应有之义。
郭川把位置摆得很正,只有先取得成功,才有资格谈利益分配。
碳硅集团和孔辉科技要做深入融合的白盒模式,红隼资本要进行产业投资,不同立场存在一致的目标,这种交流也就极其顺畅,而具体的细节以及团队职能分配,这就还需要细谈。
不过,更让俞兴思考的是郭总提出的这种模式的实践,它是不是也能移植到另外一部分供应环节。
十月份的最后一天,心里颇多思绪的俞兴收到吕海颖的微信——MusVid上线了。
通过离岸公司持有的新加坡子公司在苹果App Store上线软体,希望把源自华夏市场的丰富移动网际网路运营经验分享给全世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