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而这种公司面临的就是他提到的很严重的问题,方向摸不准,流程搞不透,预期弄不清。

所以,即便如李艳红,他实际的投入和兴趣也没表面上那幺高。

俞兴瞧着余凯一副不无深情的模样,这叽里咕噜说什幺呢……

他想了想,往外面指了指:「余总能看到那边的招牌吗?」

余凯透过窗户往外看,这个角度恰好能看到「碳硅数据公司」的招牌。

「电气化和智能化。」俞兴说道,「碳硅数据,碳硅数据,我们就是要对新时代的数据价值进行挖掘啊,这是我们在电车时代的目标。」

余凯直言不讳:「但这样很难,碳硅集团有这样的实力吗?」

「百度肯定有这样的实力吧,百度按照你的意愿投入了吗?」俞兴连续两个反问,「余总之前说要创业,你觉得你做创业公司又有实力涉足吗?」

他看着思考的余凯,笑道:「碳硅集团比不上百度,但比得上你注册都没注册的公司,你要是能去创业,我们为什幺不行?」

余凯吐了一口气,叹道:「俞总说得有道理,哎,我看百度是干不出来了。」

俞兴这时反而提醒道:「你还没创业呢,你还是百度的副院长呢。」

余凯摇了摇头,又看向从国外归来的李一帆,好奇道:「李总是怎幺下决心回临港创业的?雷射雷达的市场明显是国外的机会更多。」

「俞总愿意掏钱,愿意撮合机构掏钱,愿意帮忙找人。」李一帆言简意赅,「我们觉得国内产业链是有很大机会发展起来的。」

余凯思考了一会,谈及自己对智能驾驶在晶片这一环的考量。

简单说,专为智能驾驶定制化的晶片是他认为的一个趋势。

他说这一番话的意思就很明显了。

余凯在侃侃而谈的最后问道:「俞总觉得我们能做这个吗?」

「能做是肯定能做,我明白你的意思。」俞兴理解余凯的纠结,并且能找到对标的公司,「你就是想做一家类似于Mobileye的公司,嗯,如果你真的有决心,我可以帮忙联系IDG、今日资本、红隼资本等朋友,包括碳硅集团也可以天使轮投一笔。」

Mobileye是一家以色列公司,因为传统通用处理器无法满足视觉算法的实时性需求,所以研发了专用的EyeQ系列晶片,与奔驰、宝马以及特斯拉都有合作,技术覆盖自动紧急制动、行人检测等功能。

不过,它现在是做摄像头的视觉算法,还没听说涉及到雷射雷达等多传感器融合的方案,据说有望在下半年赴美上市,市值也是得有个几十亿美元。

余凯不意外听到俞总提及Mobileye的名字,认真的说道:「国内的晶片设计是比较薄弱的,和国外环境不一样。」

俞兴笑道:「那总比晶片制造要强。」

余凯点了点头:「确实,嗯,俞总真觉得行?」

「如果你缺钱,那就继续在百度,如果你不怎幺缺钱……」俞兴看了看李一帆,说道,「临港欢迎你。」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