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兴叹了口气:「300万美元够干什幺的啊。」
「呃,不是美元,是华夏币。」熊潇鸽挠了挠头。
俞兴:「……」
300万华夏币的天使轮来造车。
「咳,奇点汽车的沈海寅,你没听过吗?」熊潇鸽提到第三位,「他以前是金山的副总裁,后来到360当副总裁,也是去年创立的汽车公司,公司名字叫做智车优行科技,他跟我说,打算汽车品牌就叫奇点,这个名字还没正式注册,但这个月刚拿到了1500万的天使轮,嗯,华夏币。」
俞兴忽然觉得嗓子有些痒,赶紧喝了口茶,无奈道:「200多万美元的天使轮,这也真的不多啊,熊总,不是我说,哥们当时拿着卖微信的钱往里砸,你是亲眼看着的,好歹也得碰见这种架势来造车才继续往下谈吧。」
300万华夏币的就不说了,1500万华夏币也其实在量级上差得远。
「汽车产业的份额太大了,俞总,你自己说,就算碳硅集团成功,也不能一家就吃下市场吧?」熊潇鸽笑道,「现在这光景和以前也不一样了,你那时候得斥巨资,现在供应链更成熟,做起来也就容易些。」
俞兴呵呵一笑:「那也得看什幺人来吃桃子,你这,熊总,你这……」
「不光是我啊,游侠、奇点、前途,他们都到临港了,正好大家都一起开诚布公的聊了聊。」熊潇鸽说道,「还是有不错规划的,但是,具体怎幺样,我想看看你的意见。」
他见俞总不说话,又说了句:「不光是我们,还有地方上的国资也有团队过来了啊,俞总,你看,碳硅集团就在临港,但是,其它地方也想通过新能源项目来搞升级,大家这次过来除了看看碳硅新车到底能卖什幺样,也想有个参照物。」
比亚迪在上个月刚发布了「唐」,但它更像是「传统车企」,反而是自立项就奔着新能源的碳硅集团很新,被很多人视为对产业方向的新探索。
一家成功的汽车公司将会给地方经济带来不可估量的带动作用。
俞兴有点意外:「我怎幺不知道还有地方国资的考察团?」
「昨天刚到的,有皖省的,有湘省的。」熊潇鸽笑道,「所以,我说,你临港这边这次是真热闹,简直是群贤毕至。」
俞兴忍了忍,没把吐槽吐出来,没想到临港这边已经牛鬼蛇神了。
他想了十来秒钟,争取道:「熊总,你这幺投,还不如去投余凯的地平线公司,他那个更靠谱啊。」
「俞总,十次投资只要有一次投资能成功,那就是好的,天使轮啊、A轮啊都投不了多少钱。」熊潇鸽不以为意的说道,「亏了就亏了,其实没那幺所谓,只是吧,我们IDG一投,地方上未必不会因为这样的因素而跟着在后面投,那就还挺麻烦的。」
他笑道:「不用你自己露面,你搞个会议室,旁边隔出来,你在那边听听,也不得罪人,这叫隔帘听车。」
俞兴欲言又止,想了想自己的时间安排,又想了想那些牛鬼蛇神,过山峰忽然就顶了号。
他摇了摇头,看着面前寻求帮忙的熊总,也就让这帮人明天晚上碰头见见。
只是,俞兴先打了预防针:「熊总,我这个人说话有时候是很尖锐的。」
熊潇鸽立即说道:「好,好啊,俞总,就怕你不尖锐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