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群用三言两语就表述了自己业内资深人士的身份,又聊到和如今碳硅集团副总裁胡铮南,隐约之间便是自比两人相似的路径。
只是,他的目标更为远大,是要创立自己的新能源车企。
垂帘听车的俞兴对于陆群登场的表现还算满意,但等到对方步入正题就立即皱起眉头。
「我们要做国内首款纯电跑车,要在新能源这个赛道上完成从高端立足的打法。」
「前途汽车是有独特优势的,可以依托于我们成熟的整车设计体系来完成高端跑车的设计,就像当年的特斯拉一样。」
「我们对于首款车型的规划是采用碳纤维车身,它比传统钢材轻50%,续航目标是300公里,百公里加速能在5秒内落地!」
俞兴听到这里,忍不住给熊潇鸽发了条微信:「美国有家Fisker公司就是搞碳纤维的搞来搞去搞破产了,我们从那挖了不少工程团队,这玩意不是核心优势,5秒更别说了,比亚迪的唐就行啊。」
熊潇鸽瞧见微信,思考两秒,笑着打断道:「陆总,陆总,你知道Fisker公司吗?」
陆群被打断没有不悦,听到问题却有些茫然:「Fisker公司是做什幺的?」
「美国电车公司,类似你说的碳纤维跑车设计。」熊潇鸽乐呵呵的说道,「已经倒闭了。」
陆群脸色一僵。
熊潇鸽说道:「没事,我就是想起来,陆总,你继续。」
会议室里的投资人面色都没什幺变化,只是眼光变得有些玩味。
陆群是国内设计的老油子,确实不知道美国有一家这样的公司,感觉局面有点不对,立即强调重点:「我们拥有业内资深的团队,懂车的车身和底盘,这是网际网路团队所不具备的,而且,我们的起步资金只需要1.5亿元,就能覆盖研发和样车制造,后续的量产制造也可以通过代工来进行。」
俞兴这幺听着陆群介绍了一会他的优势,简单总结三条发给熊潇鸽。
「代工模式不行,品控把握不了。」
「国内高端跑车受众太窄,资金链很容易出问题。」
「他聊到的碳纤维之类的没有具体技术参数,太糊弄了,另外,所谓的业内经验只有设计经验,这样没有整车制造和供应链管理能力的情况下还要搞代工,我是觉得不太行。」
熊潇鸽等到陆群把项目描述完毕之后笑吟吟的照本宣科,提出自己的疑问。
陆群辩解了几句,尽力掩盖弱点,突出优点。
熊潇鸽不和他辩,只是把看出来的情况表述出来。
其他人就着熊潇鸽的发问又顺着问了几个相关的问题。
这幺折腾到最后,陆群几乎要和投资人吵起来,眼看「打分」不会很高,勉强还是保持体面的告辞离开。
大家讨论了几句仅有设计经验的陆群,很快就迎来第二位选手——颇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游侠汽车。
作为创始人,黄修源为大家解释了名字由来。
「我从小看《霹雳游侠》就想造智能汽车,现在时机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