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侠汽车要做『华夏特斯拉』,但我比它更懂国内用户!」
黄修源一说话就带着浓烈的情绪,提到自己的团队已经拆解Model S,并且在优化适合国内路况的底盘,以后还要搭载自主研发的智能系统,要用语音控制所有功能。
他说话速度很快,提出明年就出概念车,后面就能量产上市的目标。
俞兴听了一会,觉得纳闷,操纵熊潇鸽询问这位团队的背景,现场索要真实的履历信息。
黄修源稍有迟疑,但挨不住大家的视线压力,还是给了出来。
结果,目前仅有20人的团队都是以网际网路设计师为主,压根没有汽车工程和制造领域的人才。
这都不用俞兴多说,接二连三的质疑就让黄修源的激情萎靡,但他仍旧坚持两年造车的目标。
熊潇鸽对于这一点提出质疑,碳硅集团用更多的时间、资金、人才还需要四年,这个两年在如今供应链的情况下完全是画饼。
随即,他念出来俞兴在微信上发来的供应链情况,这下直让黄修源彻底无言以对了。
连续两位选手败北,多位投资人把期望放在第三位履历最权威的沈海寅身上,他和俞总是有些相似的,创业、卖项目、做中端SUV。
以及,他在金山和360的副总裁经历,也证明他具备不错的能力。
沈海寅在这间会议室里用时也是最久的。
只是,熊潇鸽一边听,一边等,等啊等的都没等来俞总的信息。
难道俞总也被折服了?
熊潇鸽忽然一反常态的收起兵戈,其他投资人便问了比较泛泛的问题,而沈海寅的回答都还算得体。
好容易等到会议结束,熊潇鸽找着由头和马志豪一起留在会议室,这位沈海寅也正是与铜市接触密切的项目人。
熊潇鸽敲开单间,瞧着抽烟的俞总,有些迫切的询问:「怎幺样?这位沈总怎幺样?」
「嗯?」俞兴有些茫然擡头。
熊潇鸽再次问道:「没见你挑他的毛病,是不是还算不错?」
马志豪同样等着俞总的回答。
俞兴弹了弹烟灰:「嗯,刚才走神了,前面忘了,后面忘了,反正就是不太行。」
熊潇鸽问道:「理由呢?他已经融到了1500万,是投入最多的。」
「1500万不算什幺,哦对,他要和日本GLM合作,一起搞三电联合开发,这事就不靠谱。」俞兴摇头,伸了个懒腰,「别费事了,再挑挑看吧。」
熊潇鸽有些失望。
马志豪皱眉,觉得俞总的判断太匆忙了,忍不住说道:「沈总是很热忱的,要是他能来铜市,我们这边就能形成一地双车的联动优势,俞总,我们和铁牛集团已经有了合作,所以,你是不是再和沈总聊聊?」
俞兴叹了口气,瞧了眼熊潇鸽,还是说道:「别说沈总了,铁牛集团,也不太行啊。」
铁牛集团是众泰背后的主导者。
马志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