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脾气像车一样硬(6k)
碳硅集团掌门人忽然的狂妄让小型媒体会的场面一下子静了下来。
大家都看着面前的俞兴,像是在等着他认真的神色变为和煦的笑容。
然而,面前刚刚开完发布会的这位始终认真。
不是玩笑?
How dare u?
有记者好心的给俞总使眼色,现在说的话都拍着呢。
俞兴冲他眨眨眼,笑道:「这是我的判断,也是我的目标,我觉得吧,事情还没落定之前聊起来很有意思,到时再谈,反而无趣。」
刚才提问的记者反应过来,笑了:「俞总,那是BBA啊,这个目标确实是好的,碳硅集团打算用多久实现呢?」
「在我创立碳硅集团那一年,没有人认为诺基亚会卖身给微软。」俞兴认真的回答,「碳硅集团的『九州』取得成功就会迅速推动市场竞争的循环,我们在未来五年会看到市面上出现更多的选择,汽车产业在进步,国内市场在革新,任何一个品牌都将被卷入其中,BBA并不会例外,全球都不能置身事外。」
记者们面面相觑,说的比唱的还好听。
「俞总,你既可以全球最硬,也可以把BBA价格打下来,当年在街头卖恋爱保险的时候想过今天能这样侃侃而谈吗?」一位个头显眼的记者在靠后的位置出声。
记者们有的莞尔,有的笑出声来。
回想今日发布会,像俞总那样状似谦虚的表述其实很明白,他就是在声称「九州」是全球最硬的车型,再听刚才同行的提问,讽刺意味拉满了。
俞兴没有丝毫恼怒,反而哈哈一笑:「兄弟,你以为我会对过去引以为耻吗?哈哈,那是我的来时路啊。」
记者们脸上的笑意忽然顿住,俞总如此坦荡,反而自有一番风采了。
「俞总,据我所知,特斯拉全部采用的都是三元锂电池,而磷酸铁锂相较于三元锂除了能量密度的缺点,还存在一致性差的问题,碳硅集团为什幺还要选择磷酸铁锂呢?」有记者如此询问。
俞兴有点惊奇,往前走了两步,瞧见这位的工牌,是《汽车商业评论》的记者邱嘉佑。
他没有像碰见前面那些问题一样立即回答,而是沉吟十秒钟后才说道:「碳硅集团和特斯拉是不同的路径,特斯拉专注于纯电汽车,这就要求它必须选择具备足够能量密度的三元锂,这样才能达成够用的续航,因为电池本身也很重嘛,用能量密度差一些的磷酸铁锂会更重,这就有方方面面的影响。」
「但即便那样,因为现实情况里的充电桩建设情况,用起来还是会有续航焦虑的,万一没开到充电桩那边,问题就很麻烦,我自己就有这种实际的经历,你们可能有人还没开过纯电,我是经历过的。」
「我们期望的就是在当前阶段既能满足电气化对汽车的改变,又解决真正生活中会存在的续航焦虑,同时,材料本身如何做到相对更安全,也是我们现阶段考虑的重点,当然,技术一定会不断进步。」
「至于磷酸铁锂的一致性问题,我们和宁德时代一起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今天这个场合不展开说了,简单说,就是材料端搞优化,做了纳米级颗粒设计和表面包覆与离子掺杂,这能缩短锂离子扩散路径,改善材料导电性,属于从源头降低电芯性能差异。」
「宁德时代在制造端是严选精控,这样能减少极片缺陷与材料波动,也是确保电芯生产一致性。」
「另外在结构端、热管理、智能BMS上面都有对应的措施,是一个从材料到使用的整个链条的体系。」
俞兴的回答很认真,又表扬道:「邱嘉佑,你这个提问很好啊。」
记者们几乎都没听懂,这……真不是那个卖恋爱保险的俞兴,已经是碳硅集团的俞总了……
提问的邱嘉佑也没听懂,但含笑点头,仿佛对俞总的回答十分满意。
他更满意的是自己机灵的把百晓生上的讨论重点拿出来提问。
随着这样的问题,采访仿佛回归到一定的专业性上面。
一个小时的发布会并不短,但碳硅新车涉及到方方面面,只能点到即止,此时便有不少相关问题被抛出来。
比如,标新立异的六座。
这个特点即便在琳琅满目的各种配置中仍然十分惹眼。
「六座的空间呢,还是很不错的,我知道大家有疑惑,从一个点简单来说吧。」俞兴说道,「就拿申城举例,它前年的户籍出生人口大概是12.5万,二孩占比是14%左右,去年的户籍出生人口是12.6万,二孩占比在15%左右,这是申城卫健委的数据,我们综合认为,家庭用车的需求,特别是多人口出行的需求,没有得到充分满足。」
「没有一个产品是完全完美的能够适用所有潜在用户,我们做产品就是要有对标的用户群体,我对『九州』这方面是有信心的,也欢迎大家有这方面需求的去试试。」
「哦对,刚才那个一致性的问题,我补充一句,我们给首任车主是提供终身质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