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他们同样也没有忘记远行。
无论是李承干也好,亦或是顾磊等一众顾氏子弟也罢,他们只是将琉球当做基础,毕竟他们不可能一直漫无目的的飘在海上。
这也只是起步罢了。
顾易对此事却是极为的上心,不仅仅是属于华夏子民刻在骨子里看的家国情怀,同样也是关注于顾氏的发展。
这绝对算是一个很好的起步了。
顾氏学院如今虽然看起来影响不大,但只要他们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那将来的影响便不言而喻。
当然,顾易也明白此事注定需要一些时间。
但顾氏最不缺的,就是时间!
他完全可以继续等下去。
顾易并未选择去操控顾氏子弟,虽然他也明白,如今对于顾氏的发展绝对算是关键时刻。
但他却也仍是没有操控的想法。
顾靖的才能绝对足够,纵使不足以比过那几个最强的先人,但维持住大唐当前的基本却是无需担忧。
他如今确实不缺成就点,但随着如今顾氏重回九州之巅,那历史就一定会再次发生变化。
而按照顾易的判断。
当顾氏再次改变了原本的历史之后,家族子弟的才能便会持续衰弱。
那时,才是他需要站出来的时机。
至于操控顾磊更是如此。
如今的海外基业才刚刚开拓,就算他这个时候操控又能如何?
真正需要顾易亲自操控的还在未来。.
长安。
此时已是永徽元年。
万般的悲痛终是在时间的冲刷之下逐渐平息,整个大唐也终是重回正轨,并没出现什幺大规模的动乱。
相反,与原本的历史完全不同。
虽是新君初登,但朝堂内部确实出奇的问题。
这自是与李世民临终之前的种种手段有关,包括顾靖这个定海神针还摆在这里。
三位托孤大臣——
虽然李世民从未分过主次,但朝堂上下亦是渐渐以顾靖为主,群臣皆是无比畏惧顾靖。
这与顾氏无关,单纯是顾靖这一系列政治官员后带来的结果。
甚至就连长孙无忌和褚遂良都有些忌惮顾靖。
可见顾靖如今的影响力。
但顾靖却并未去干涉朝堂如何,他似乎极为清楚自己的优缺点,虽然也懂一些朝政,但相比于这些深耕朝堂的老臣而言,确实还差了一些,所以很少去干涉。
他真正把持的就是御史台,来监管大唐的吏治。
顾靖显然十分清楚吏治对于王朝的关键性。
这样做自是有着好处。
顾氏掌控御史台多年,自李世民继位之初便有子弟在巡查四方,本就是一直悬在四方官员头上的一把刀。
再加上李世民临终之前最后搞出的那些事。
只要有顾靖在。
大唐的道路就不可能出现偏差。
这也是顾靖为何要这样做的根本原因。
他只需要把控好大唐前进的方向不出现偏差便足够了。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暗中的好处。
那就是稳定君权。
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李治继位之初,可谓完完全全被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