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舅长孙无忌,既是外戚领袖,更代表着庞大的关陇集团势力。
褚遂良则为长孙无忌最坚定的盟友。
二人联手,注定形成「君弱臣强」的政治格局。
史载「政无大小皆断于无忌」,便是此局面的真实写照。
正因如此,才引发了后续一系列激烈的政治博弈与重大事变。
然而,如今情势截然不同。
顾靖虽不会像当年的顾熙那样持剑护卫于天子身侧,但他的存在本身,就为李治稳固君权提供了强大的助力。
「顾氏不会谋反」——这已是九州共识。
李??等军中众多将领对顾靖推崇备至,纵使顾靖一言不发,这份威望也必然加持于李治之身。
由此带来的,是整个大唐内部权力格局的空前稳固。
顾靖甚至无需刻意作为。他仅需亲访长孙无忌,道出一句:「太宗之业不可断。」——其分量便已足够。
长孙无忌是个聪明人。
虽然他亦是难免在权力面前踌躇犹豫。
但面对顾氏——
最⊥新⊥小⊥说⊥在⊥⊥⊥首⊥发!
他不得不控制自己的野心。
顾氏的影响太高了,虽然这种高并不像是昔年大汉时那般,都是以大事为主。
而是转为了从低到高。
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整个顾氏于九州之内的影响则更为的实际。
与顾氏作对。
且不说会不会成功,就算成功了,他的声望和整个家族的声望都会在九州瞬间跌入低谷。
长孙无忌就不可能会做出这种选择。
也正是因为如此,整个大唐朝廷内部之中,可谓是一片祥和。
长孙无忌并未揽权,在面对朝廷各种事情之时,甚至还会去参考一下李治的意见,可谓是一片祥和。
一切似乎都未曾有过什幺改变,但却仿佛是都变了。
顾易倒是并不在乎这些。
对于他而言。
当前的大唐只要能够继续维持下去那便足够了,世界上本就不可能会出现永世的王朝,他无需去干涉这些。
时间匆匆而逝。
在这种内部稳定的情况之下,整个大唐可谓是欣欣向荣。
虽然稍有混乱,但亦是被控制在了可控范围之内。
这一点根本无法避免。
总是会有官员觉着李世民一死,那便是新潮新气象,控制不住自己心中的贪念。
而面对这些人——
顾靖丝毫没有任何地手软,狠狠杀了一批人来控制这种风气。
大唐现在并不缺官员。
整体的科举制度如今已经完全稳定了,在文化盛行的当下,这一点更是被无限放大,清理起来压根就不会有任何的负担。
在这种种手段之下,一切的风浪几乎瞬间停止。
甚至就连外族都在畏惧顾靖。
他的战绩太足了。
昔年高句丽一战的战绩早已传遍了四方,对于顾靖这个人外族的恐惧甚至都已经比上了昔年的顾琛。
虽然只有一战,但在顾氏无尽传说的加持之下便已经足够了。
身居长安,而震四方!
这就是如今的顾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