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振奋人心也好,亦或是新君登基的免税等种种彰显中枢威严的手段,在如今的这种时候便无需顾忌了。
顾易同样也在观察着李豫。
其实对于这位皇帝在原本历史之中的表现,他自然也是有着记忆。
说白了,李豫只能算是一个守城之君。
其虽解决了当时大唐的混乱,却也留下了极为严重的隐患,这一点无从评价。
但如今他所表现的却让顾易看到了另一种希望。
其对顾轩十分的尊崇。
甚至是有着一种言听计从的感觉,每日的表现也是极为的好学,这不由得让顾易对他渐渐起了一些兴趣。
顾氏可从不排除与皇族联手,只要能够有着正面的影响那便已经足够了。
之前那般对待李亨的原因同样也很简单。
那就是李亨此人对于权力的渴望无法阻止,你若软了态度他便会更加的强硬。
就亦如昔年他还是太子时,在李隆基的威仪之下不显山不漏水,但只要李隆基的掌控出现了漏洞,他便会立刻抓住机会。
对于这种皇帝。
顾易没有时间和他浪费。
但李豫这种便有些不同了,包括顾轩自己也十分乐意去教导着李豫,对其显然也是有着不小的期待。
群臣担忧的混乱并未发生——
这倒是让很多人意外,不过却也让很多人都意识到了如今的朝堂远比想像之中还要稳定。
其实现实也正是如此。
此次的新政也好,亦或是灭佛也罢,真正艰难的只是顾氏而已。
而反观大唐的中枢则是在一直得利。
在原史之中,经历过安史之乱的大唐都能坚持近一百五十年,更别说如今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顾轩也是未再次离开洛阳。
而是于这洛阳之中统帅起了四方。
在监督四方灭佛之事的同时,教导李豫这个天子,以及对他这些年来所思考出的一切。
——顾轩一直都在思考着励精图治之举。
新政主要针对于朝堂内部。
而如今他所想的一切,自然是针对于整个九州天下。
值得一提的是,顾易并未参与到其中去。
顾轩在有了「洛书协律器」的加持之下,其内政属性已经达到了91点,这可不是顾易能够相提并论的。
还是那句话。
顾易可以统帅大局,但这种归根于百姓身上的细枝末节,自然是要以顾轩为主。
总言之——交给老祖宗秀便够了!
洛阳宫。
李豫看着手中的那一封封奏疏,满脸都是震惊之色。
他没有半分的犹豫,就这些细心的看了上去,整个人的眉头也是越皱越深,良久之后终是问道:「太傅.这些」
「陛下!」
未等他说完,顾轩便朝着李豫拱了拱手,认真的介绍了起来:「陛下!自安史乱后,臣查我大唐土地至今——」
「方知豪强趁乱兼并,勋贵圈占无度!」
「多少府兵遗属、归乡流民,无寸土可耕?」
「而此次灭佛所清算寺院之田,若不清查厘定、抑制兼并,顷刻间便入权贵囊中!」
「臣自灭佛之日起,便一直在思索这其中的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