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轩确实一直在紧紧的盯着土地。
就是为了防止被地方大族直接吞并,这些个寺庙所占的土地可不是一个小数字,无论如何都必须要做出最正确的处理方式。
而顾轩如今所想的,正是将这些田地都租给百姓。
当然——
他同样是想以此次新君登基的由头,来降低整体租庸调的定额。
顾轩不可能直接将土地分给天下百姓。
这样做或许是能够帮助中枢来获得民心,亦是可以再次让顾氏扬名于天下,但若是真的出现乱子亦是灾难性的。
分不到土地的百姓将会在这种情况之下暴露出所有的恶行。
顾轩当然不会去做这种蠢事。
而这租则不同,在朝堂整体政策情况之下,百姓们亦是不用承受太大的担子,并且这同样也是在配合他之前所定下的两税法。
可谓是一句双赢之说。
李豫听着,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眼中闪烁着思索之色。
他可是个聪明人。
在顾轩详细的解释之下,自然便明白了其中的干系,脸上渐渐露出了意动之色。
顾轩此策,确实避开了「分田」的巨坑,将朝廷置于主动,又能实实在在惠及百姓,更巧妙地压制了地方豪强。
同时还能保证国库有稳定的租入。
真可谓一石多鸟!
见皇帝意动,顾轩并未停歇,立刻将话题转向另一个迫在眉睫的基石:「此外——」
「便是兴修水利一事!」
「陛下!」顾轩的语气带上了一丝焦灼,「此番灭佛,臣遍历九州,亲见民生疾苦。」
「所见所闻,触目惊心!」
「关中郑白渠淤塞难行,昔日灌渠纵横之沃野,如今旱魃为虐则赤地千里,淫雨霏霏则一片泽国!」
「江淮漕运,国之命脉,竟也有多处阻断之险,转运维艰,粮秣迟误!」
「想我顾氏先祖文成侯康公昔日有言——『无水,良田亦是荒漠!』」
他引述先祖名言,更显此事之重:「陛下!」
「纵有良田千顷租与百姓,若无水灌溉,无水排涝,一切皆是镜花水月!」
「一场大旱或洪涝,便可令陛下仁政化为乌有,令万千黎庶再陷饥馑!」
「如今天下稍安,欲复盛唐伟业,使租田之民能真正安居乐业,大兴水利,刻不容缓!」
这就是内政高明之人的共同性。
纵使时移世易。
但当真正注意到了最普通百姓的时候,他们所面临的处境却仍是相同。
——无疑便是土地与生存环境。
其实大唐在这方面一向做的都还不错。
毕竟昔年李世民的种种举措在那摆着呢,他已经给后世子孙们留下了十分明确的模板。
至于他后面的那些个皇帝,虽然在能耐上不如李世民。
但学他的种种作为倒是十分简单的。
可惜的就是李隆基后面膨胀了,这才导致了如今这种现象的发生。
顾轩这便是回归到了根本。
以底层百姓的发展为基础,想让整个大唐快速从此番的乱象之中修养过来。
这是他很早以前就定下的想法,更是在这数年之间将具体实行方略包括地图等都做了出来。
这就是顾轩内政的不凡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