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焕发新生,似归盛唐时(求月票)
李豫的这番承诺,为此次的改制做出了最为坚定的基础。
而顾轩也终于可以彻底放开手脚,开始向整个天下施展起自己那于内政上的本事。
宝应元年,六月。
洛阳。
顾轩亲自出面,正式拉开了出租土地的大幕。
作为新政的第一篇,顾轩对此颇为的谨慎,将所租者的身份调查的清清楚楚。
其中多是以府兵后代为主。
这是顾轩给这些将士们的奖励,同样也是藏着为中枢赢得军心的心思。
除此之外,便是流亡归乡者。
安禄山此番虽未能杀到洛阳之内,但这一路以来所造成的百姓流亡亦是不在少数。
此举,亦是在安民心。
这项政策堪称一柄最锋利的利刃。
在切实的利益面前,佛教宣扬的那些谶纬之说顷刻间便烟消云散。
要知道,这些土地可都是良田。
莫说普通百姓,就连不少世家大族都对这些利益眼热不已。
如今能被分到百姓手中,哪怕数量不多,又岂能不让人心动?
虽然名义上是「租」——但在新君登基「仁政」的背景下,租种土地的代价也完全在承受范围之内。
消息传开,整个大唐的活力瞬间被点燃。
那一声声对朝廷的歌颂,恍如盛唐景象重现。
虽然实际的成效尚需时日显现,但这种民心所向的感觉,对于一个王朝而言至关重要。
唯有百姓愿意信任中枢,朝廷的政令才能更加畅通无阻。
这对于当前的大唐而言绝对可以称之为天大的好消息。
消息不断传开。
而顾轩也将阵地一点点的转移了开来。
对于这件事,他当真是谨慎无比,并没有一次性直接在整个九州实施,而是一点点的从洛阳扩散出去。
这虽然就慢了一些。
但好处也是很明显的,这能使御史台的精力都集中在一处,会减少很多的乱子。
他必须要检查好一切,无论是想要调换土地的世族。
亦或是租种土地百姓们的身份。
这一切都需要他严防死守,绝对不能将一点的空子给卖出去。
说白了,此次的改制就相当于另类的重新分配土地。
佛教所占的土地早已达到了一个地步。
这种举动在任何封建王朝都是天大的事,包括昔年顾熙晚年时所做的奋力一搏,同样也是为了如此。
此就是一个王朝的救命良药。
若非是有着安禄山谋反,及佛教造反等种种,此事都没有那幺好展开。
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而顾轩也丝毫没有浪费这次的机会,藉助着御史台与云韶阁不断的宣扬起了此事。
利——向来皆是人心之关键。
此举不仅仅会让将士们更加的拼命,也给了天下百姓们希望。
短短数月时间——
剩下的佛教流寇的处境亦是愈发艰难了起来。
以往那些宛若是「着魔」的信徒,竟是越来越少,那些曾经愿意豁出性命去帮助和尚们逃命的人此时却又变成了主动举报之人。
一桩桩一件件的惨状再次被人挑起。
几乎所有百姓都开始主动向御史台的御史举报起了当地寺庙的种种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