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176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邹靖当然也不乐意让别人糟蹋自己的部曲,便暂时留在了幽州,与刘备分头接收公基稠征募的那些乌桓骑。

刘备去上谷,邹靖去右北平无终。

上谷乌桓部被征调的突骑目前就驻扎在西河亭北边的内附乌桓部族,也就是之前牵招安置的那些乌桓部落。

牵招目前在那里暂时管着。

牵招是与上谷乌桓关系最好的人,但他也是费尽心思才能勉强约束那些原本不乐意被征调的乌桓骑兵。

这倒不是因为他现在没了官职,而是因为公綦稠是以赊欠粮的方式征调的—

与其说是征调,不如说是忽悠,以雇佣的名义把乌桓人骗到了护乌桓校尉部登了记,然后就不管了。

公綦稠这纯粹就是应付差事,或者说是故意的,他不打算出任何钱粮。

刘备持符节督乌桓军事,其实算是鲜于辅、王门、徐荣等胡骑督的临时上级这不是行政上下级,而是项自管理逻辑。

刘备现在是项目经理,公基稠是事业部经理,鲜于辅等人是参与项目的部门负责人,而新征调的那些乌桓骑相当于临时聘用的外包团队。

事业部经理当然是不受项目经理管理的,只是需要配合项目,为项目调派人手,否则便是渎职。

聘用外包人员之类的事当然要让事业部经理负责,这就意味着人事行政成本开支全都得落到事业部。

但外包团队却又不为事业部工作,只为项目服务。

同时,集团公司,也就是朝廷,并没有单独为项目提供资金。

一方面是朝廷没钱,另一方面是天子本来就没打算给皇甫嵩这个大项目负责人提供支援。

项目本身没有资金,却又要求事业部招外包增加成本开支,这当然严重影响事业部经理的绩效,而且事业部也没那幺多预算一一所以就只能拖欠工资。

只不过,公綦稠一点钱粮都不出,纯靠骗,这就属于故意坑刘备了。

还好牵招让简雍从西河调拨了粮食,要不然上谷乌桓部征调的这一千八百乌桓骑肯定已经叛乱了一一乌桓人最憎恶的就是被欺骗。

其实大多数胡人都是这样,打人杀人在他们眼里都是小问题,骗人才是大问题。

牵招父亲去世后没有跟着刘备在冀州做事,而是来了西河读书,现在看来倒是成了好事。

若不是有牵招在,这些被忽悠的乌桓突骑没得到钱粮,要幺逃散要幺反乱,

刘备这个都督只怕是连兵都没看到就成了渎职甚至谋逆的乱军头子了。

接收上谷这边的乌桓突骑还算顺利,钱粮到位之后乌桓人便乐意跟随刘备作战,只是他们不愿离上谷太远一一乌桓人确实要防备鲜卑。

而邹靖去右北平帮刘备接收另一部乌桓就很不顺利了。

右北平无终驻扎的乌桓突骑大多是从辽西乌桓征募的,也就是丘力居的部族。

鲜于辅原本在无终盯着的。

得知即将接收乌桓骑的人是刘备,鲜于辅还算尽心,甚至分出了自己的粮草供应乌桓骑。

毕竟他和刘备一起分过脏,小老弟田豫也在刘备手下干活,要是换个人都督乌桓军事,鲜于辅肯定就不管了。

但即便如此,无终的乌桓骑还是出了问题。

这问题来自张举搞出来的传销模式一一丘力居的部族本来就是传销受害的核心群体。

这些乌桓人的粮草是鲜于辅好不容易省出来分给他们的,算是借的,但传销一搞,这些粮草都被送给了张举这些乌桓人对鲜于辅倒是挺客气,还劝鲜于辅一起来『发大财」

鲜于辅自己当然没参与传销,他本来还想阻止,可这些乌桓人脑子太轴了,

信了这「发大财』的业务就怎幺也拉不回来。

为了避免自家粮食白白损耗,鲜于辅不再向辽西乌桓供应粮草,只开放了部曲的食堂,允许辽西乌桓记帐食用,算是做得很厚道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