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远望见此地有烟火,屋外还有一处新坟,那土人有些疑惑,上前看了看。
见到墓碑后,那土人像是见了鬼一样跪倒在地,以晚辈身份行了叩拜之礼。
随后,土人去屋后寻到了正在做饭的段氏:「屋外坟莹可是段公之墓?」
「尊客何人?」
段氏也知道不能随意暴露段颍名头,反问了一句。
「我乃贾文和我曾假以段公之名保全性命,段公对我有恩。本以为段公早已身故,却在金城听闻段公复生,如今又见此新坟———"
贾文和沉默了一会儿:「请问—是何人护段公回乡?」
与此同时,董卓已回军美阳,并与邹靖一同,带着韩遂回了阳报功。
原本董卓打算把首功记给刘备,但刘备拒绝了,此次平叛的首功记给了韩遂。
按实际情况而言,首功确实应该给韩遂,这既是招抚也是酬劳。
毕竟没有韩遂,这场仗就不会以这幺小的代价结束,且北宫伯玉和李文候都是韩遂亲手杀的。
但无论如何,刘备和董卓的功劳是跑不掉的。
按常理而言,韩遂和刘备的功劳应该封侯,李催至少应该升迁为中郎将,董卓应该加官晋爵增加食邑。
这次所有将领都有功,哪怕是侧翼策应的部队,也该官升一级。
可是.
这大汉朝堂向来是不会按常理而言的。
一一袁术回去举告张温,虽然朝廷立刻调回了张温,但张温的官司一直到现在都还没打完"
是的,凉州的仗都特幺打完了,朝廷还在瓣扯张温的官司。
张温回阳后,搞了个极其诡异的操作一一他坚称凉州在他上次兵分六路进攻后便已平定,羌人突然间全部归乡便是铁证,是刘备、陶谦、孙坚等人从中生事,非说凉州未定,非要大举出兵—
这辩词当然很离谱,但却真有人愿意信,
反正崔烈和袁基等公卿都信。
议郎傅燮在朝堂上大骂了张温一顿,说此事颠倒黑白,随后便被朝廷任命为天水太守,升官升得贼快。
然后朝中就没人对此表示反对了,毕竟谁都不想升官去凉州。
随后,天子病了,连续一个月没能上朝,
董卓和邹靖回阳表功时,朝堂便是一种诡异且奇特的景象—他们打了胜仗,竟然没法在朝堂上表功,因为一直没开朝会。
战报递到尚书台、司空以及太尉官署之后,仅仅两天,各官署便公示了战报一一但战报上的名字和时间全都改了!
中平四年正月的战事,被改成了中平三年。
刘备的名字没有出现在战报上,韩遂也没有—
战报上只有去年六路大军出战大败而回的那些人,也包括董卓。
但这也正是当时出战的所有人都想要的结果一一他们的败,被改成了大胜。
也就是说,凉州居然早在去年就「已经平定了」!
公卿官署发出的公示宣称,上次是有人故意篡改战报,以至朝廷误判,幸好已经查明并纠正...
这表功文书和北宫伯玉等人的头颅,竞然成了张温平定凉州的证物韩遂没机会在朝堂上自述经历,而且朝廷没有给韩遂加任何官爵,完全将其忽略了。
董卓倒是论功拜为了前将军,但立刻便被调往河东,仍然担任河东太守一一这显然是不想让董卓留在阳把实话给说出来。
李催被升为破虏校尉,仍驻扶风,照样不能回阳。
大军全都被召回,大多有封赏,可刘备和韩遂就像完全没有参与此战一样,或者说像是完全不存在了一样—只字未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