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

「南京礼部尚书秦鸣雷」

「驸马都尉李和……」

说到这里,陈栋终于忍不住,打断了许孚远:「等等!」

这一声叫出来,他自己都没意识到,声音有些干涩沙哑。

见许孚远朝他看来,他才想起自己还没自报家门,下意识补了一句:「本官是大理寺少卿,陈栋。」

他涩声质问道:「驸马都尉李和,分明在京城,如何跟南直隶有牵扯!?」

这话他不得不问,为此,他甚至停下了记录。

没办法,勋贵也就算了,这可是皇亲!

李和是宁安公主的驸马。

宁安公主是世宗皇帝的第三女,也就是当今皇帝的亲姑姑。

七月,才进封为宁安大长公主,皇帝见了都要行礼的人物。

这种人物牵扯进来,真的办得下来吗!?

勋贵、超品老臣、南直隶九卿、皇亲,全部牵扯其中,这案子还怎幺办!

许孚远看了陈栋一眼,并没有收回前言的意思,反而意味深长地来了一句:「盐商们也是能进京的。」

陈栋默然,踌躇不已。

一时没了动作。

突然,陈栋只见海瑞有了动作。

后者将他面前记录的卷宗挪了过去,面色温和看着自己:「陈少卿,笔给我,我来吧。」

陈栋抿了抿嘴,没有反应。

过了好半晌,他才伸出手,将卷宗又挪回了面前。

他看着海瑞坚定道:「海御史继续吧,我来记。」

说罢,他将李和的名字也一笔一划地,记载了卷宗上。

海瑞深深看了他一眼,眼中流露出认可与欣赏。

又看向许孚远:「有证据吗?」

许孚远点了点头,一五一十交代起来。

……

干清宫,傍晚。

朱翊钧正埋头疾书。

这几月来,他过得比前世累多了。

廷议、御射、两宫请安,这些都是日常。

还要过问两淮、新报、新学院,插手人事,影响京营,实在累得够呛。

终于,朱翊钧将手上东西写完,准备仰起头揉揉眼睛的时候,才发现李进正在一旁掌灯。

他方才入了神竟没察觉到。

朱翊钧随口说了句:「有事直接唤我一声便是,怎幺还学起张宏了?」

张宏就是这幅德行,见他做事,从来不会打扰,只有回过神,才会弄点动静出来。

李进恭顺道:「陛下学业为重,内臣哪里敢打扰。」

朱翊钧心里啧了一声,这李进也是越来越恭谨了。

他擡头看了看窗外的天色,开口问道:「海瑞还在审吗?」

海瑞晌午不到进去的,如今已经是傍晚了,午饭似乎都在北镇抚司牢房用的。

李进点了点头:「是,进了北镇抚司大半天了,没见出来。」

朱翊钧叮嘱了一句:「入夜的时候去提醒一下,家中还有老母等候,早些回家。」

鞠躬尽瘁听起来固然感人,但他还是希望海瑞养好身体,慢慢办事。

许孚远手上的内容,那可太多了,今日定然是审不完了。

王汝言的事,都察院和锦衣卫本就听了些风声。

朱翊钧是从朱希孝口中问出这人,后才暗示高拱,让王宗沐注意此人了。

此后的许孚远,也是朱翊钧特意贬去两淮暗访的。

随行还有北镇抚司的太保,负责调查盐商、士绅。

可以说,这次的料,是下属暗中调查,上官分神注视,北镇抚司民间收集证据,三者相互印证,要人证有人证,要物证有物证。

就盼着靠这个撕开两淮的口子了。

材料多,证据多,涉及到的人也多,自然不是一天两天能审完的。

不妨去了两淮慢慢审,也不急于一时。

他已经暗示过海瑞了,以缓而长期为前提,以王汝言为支点,以盐商为抓手,持续向两淮推进。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